第八十一章 劉季與劉邦的區別(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幾天與小內閣的討論之中,儘管事先並沒有和胡永念商量,但是兩個人卻自發的有一種默契。
最終在兩個人的努力下,把原本胡亥要推行下去的十幾條政策,成功的實施了六條。
不要以為這不足半數的透過率很低,要知道這可是兼顧了那些老派貴族,新生權貴,以及天下百姓三者之間的利益。
固然胡亥可以強行把他想到的所有政令都給推行,但是如果不能和這些人達成一致,那麼手底下,尤其是地方上官員的陽奉陰違,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會出現的極多。
到了那個時候可能別說六條,即使是有一條政令能夠穩穩的推行,都很困難。
當然,胡亥之所以輕易的妥協,把他的十幾條已經經過精挑細選才挑出來的他覺得不會引起太多新舊貴族反對的政令,沒有在此時強制的推行,其實同樣是在等待時機。
在等待一個李玄霸或者王離那邊傳來捷報的時機,一旦有一個大勝的訊息,他馬上就能借此告訴這些人,我大秦的鐵騎仍舊可以踏平任何想要毀滅的敵人,無論是這個敵人是在外部,還是在大秦的內部。
到了那個時候,他會再一次提出這十幾條政令,如果在有哪個楞頭青出來反對的話,他手下的屠刀可能就要輕輕的揮下,帶走幾十條人命了。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還未到時機,他必須要積極的等待李玄霸那邊的訊息,王離那邊開戰,估計還要等上幾天。
自己給王離準備的秘密武器,也不知道王離能不能好好的利用,如果拖的時間太長,把這些小傢伙給憋死,胡亥可很難給王離在準備一份。
不過如果李玄霸那邊回報上來的是好訊息,那胡亥最起碼也可以稍微安安心。
即使王離這邊戰況吃緊,李玄霸和蒙智兩路兵可以去支援,怎麼也不會讓王離吃到太大的敗仗?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自然是王離靠自己就取勝,從遠處調兵,畢竟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而且越是痛快的勝利,越是可以震懾人心,讓某些因為局面比較亂而人心思動的那批人早早的收下自己的小心思,乖乖的為朝廷做事。
胡亥並不在乎某些人在局面比較被動的情況下,生出一些其他的心思,這也是人之常情。
那種能夠永遠保持忠心的人,畢竟是少數。
但是,他根本不會給這些人產生這種想法的機會,只要大秦屹立不倒,什麼樣的鬼魅宵小都只能躲到九霄雲外。
由於知道李玄霸那邊的戰事會結束的很快,整個一夜胡亥都沒有怎麼休息好,一直在想著南陽郡那邊的情況。
以至於在白天的朝會上,這些大臣罕見的發現了胡亥的精神有些不振。
簡單的處理了幾個問題之後,胡亥也讓大家各自回去休息,提早的退了朝,只留下了幾位臣子隨他到麒麟殿議事。
這其中自然包括胡永念這幾個人,知道了李玄霸那邊已經開戰的訊息也不禁擔心了起來。
但凡戰事一起未慮勝先慮敗幾乎是他們這種內臣的第一反應,若是取勝,自然是好,但是若是敗了,處理後續事件,就會讓他們很費心,這種責任會壓在他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