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無論是對是錯,他承擔的責任都沒有那麼重,而且對了的時候,所有功勞可以被放在他身上,而一旦錯了,就可以找幾個替死鬼給打發。

儘管他的位置看似堅不可摧,但他知道,不少人都在等他再犯一次大錯,想要利用這個機會把他掀下馬。

這一次面臨的是草原上這麼些來又一件特別大的事情,他也不敢輕易做決定了。

所以眾人商議來商議去,直到顧鯤鵬都喝醉過去,昏睡又清醒過來,還是沒有得到草原上的君主要召見他的訊息。

這就說明對方還在思考,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顧鯤鵬覺得事情有點不對。

按照他的想法,草原上的這位君主不是個蠢人,怎麼也不可能讓這件事情拖延這麼久,看來草原上一定有什麼事情是自己還沒有了解到的。

他開始走出自己休息的地方,讓那些本來負責監視他的人給他帶路,四處走走看看,那些人倒也不好阻攔他,畢竟這位是大汗口中所說的貴客。

而在走了沒多久,他就發現了在自己這一次出使之前,上一波大秦出使到草原當中的人,他們都被關押著,遠沒有自己自由。

但是這些人卻都是先行者,也讓自己明白了,原來陛下看到的想到的那麼遠。

如今的朝中,除了胡永念和子嬰之外,恐怕也只有這位書痴是相信陛下是能力超絕之輩的。

熟知很清楚,胡永念根本不會想著去和草原上進行交流這種事情,在胡永念這種人的心中,恨不得乾脆就把草原給滅掉。

可是書痴卻覺得,如果能夠好好的利用,一個可以被掌握的草原,和一個被消滅掉的草原相比,前者起到的作用會大得多。

要知道草原上人養馬可是一絕,他們生活在草原上,對於草原上的很多東西,天生的就要比大秦的中原人強的多。

心中其實略微有一點著急,但是書痴卻沒有表現出來任何著急的意思,他要讓對方時時刻刻觀察到自己的情況,都會認為是自己掌握了主動權。

這種暗中的在心理層面的交鋒,如果誰能佔到優勢,就會在接下來的談判當中,佔有絕對的利好位置。

而顧鯤鵬只要表現的輕鬆愉快,就輕易的能夠拿到優勢,那他又何樂而不為?

至於在他之前,就出使到草原上的大秦使者,他自然是要想個辦法把他們帶回去的。

但是他也不能直說,對方對待前後兩撥使者的態度完全不同,這一點,是因為他的強大氣場壓制。

他最多在自己回返途中,把那些人捎上,但是,在這次行動的過程中,卻不會允許對方和自己一起。

有些時候,看似具有相同目的的人,如果把兩類這種人混在一起,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顧鯤鵬絕對不允許自己精心營造出來的局面,有可能被自己人給破壞的情況發生。

他們第一次來的時候接受的命令和自己這一次來接受的命令,很可能相差彷彿,但是顧鯤鵬的心裡,可要比他們的心理底線高上很多。

之後的交談中,如果帶上他們,可能會對對方的很多條件直接應下,讓對方有得寸進尺的機會,可是顧鯤鵬不會。

他表現的越強硬,越是不妥協,對方就會越認為,能夠從他這佔到一點兒的好處,都是天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