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前已經商量過了做這件事的方法,並且這次的行動只有他們三個人知道,王離能夠確保完全忠心的,也就是這兩個人和他。

具體的過程這裡就不再細說,總之,在這三個人的精心佈置下,咬鉤的魚確實還有不少,竟然一共抓到了七個。

這個數字讓王離感覺很是痛心,要知道這可是他精心訓練的一支部隊,竟然還有七個敵人混入其中。

並且這七個還不一定是全部,那他的大部隊當中又該有多少敵人的人?

不過好在經過初步的審問,這些人當中,有些雖然也是出去傳遞訊息,但是他們卻並不都屬於某一個陣營。

七個人分成四股陣營,其中只有兩個是項羽那邊的人。

這些人竟然有三個是劉邦的人,王離這個時候才第一次把劉季這個名字記在了心中。

剩下的兩個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是什麼陣營的,只知道有人讓他們傳遞訊息。

倒是讓王離感覺有點無語,到了這個地步,他們也沒有必要說謊,那就說明他們說的是真的。

可是你現在連自己為誰傳遞訊息都不清楚,就去傳遞訊息,這種行為確實讓人很難理解。

這些人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說是項羽派來的人,那還情有可原?

但是如果是別人派來的人的話,知道自己這支軍隊的動向,雙方又不交戰,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這些人還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去傳遞訊息。

只有一個可能。自己這次突襲雖然是秘密的,但是自己這次發兵不是秘密的,只要有一點手段關注天下局勢的人都知道,王離帶兵十幾萬去平定項羽叛亂。

這些人都在關注這場戰爭,希望透過這場戰爭的結果,決定自己日後行動的方向。

對於這次戰爭越關注,派出的人越多的那個人應該就是對天下局勢最關心,同時最有可能有下一步異動的人,王離寫了一封密信,直達咸陽。

遠在咸陽的胡亥接到信之後,不得不佩服王離的遠見,僅僅透過自己軍隊當中各方派來探子的情況,就預測了未來最大的敵人。

這種能力,胡亥知道,自己本身是沒有的,但是既然王離已經注意到,自己也注意到,李玄霸同時也注意到,劉邦再想要偷偷的做出什麼大事來,將會困難萬倍,甚至可能會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而對於王離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先把這些人處理掉,以及等待著之後還有沒有大魚咬鉤。

這一次的行動完全絕密,儘管王離不希望那種事情發生,但是王離的預感中隱隱的覺得會有一條大魚的。

因為軍中有些東西暴露出去,確實不是普通士兵能夠接觸的到,至少也要是每次議事中坐在他營帳邊角里頭那些人。

能和他同處一個營帳當中,即使是邊角上的那些人,也是領兵百人的頭目。

到了這個位置,大多數的秘密對他來說就不是秘密了。

所以這種人的背叛,才最讓人感覺到痛心以及後怕。

那是一個人就可能使一支軍隊陷入極大危機的位置,絕對要保證乾乾淨淨,最重要的就是忠誠。

在那個位置上,忠誠性甚至比能力還要更重要一點,不忠誠的能力只會帶來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