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嚴陣以待(第1/2頁)
章節報錯
將爺爺最喜歡吃的燒雞恭恭敬敬放桌上,坐在凳子上的爺爺眼睛一瞥,淡淡道,“你小子是不是又在外面遇到什麼麻煩事了?”
我憨憨一笑,“哪有,您孫子我這麼聽話,能在外面惹是生非?來爺爺,這是我從劉二嬢那裡打的米酒,您老嚐嚐?”
劉二嬢是個寡婦,但她釀的米就是夷陽鎮出了名的好喝。所以劉二嬢這個寡婦非但過得不慘,反而學起了老雷飢餓營銷那一套,每天都是限時限量地出售米酒。
老爺子白的啤的都不喜歡,就好這一口老米酒。一杯老米酒下肚,爺爺的臉就有些微微泛紅。他砸吧了一下嘴,把酒杯放在桌上說道,“你小子有事兒就說事兒,別在這裡給老子整彎彎繞。”
一看老爺子這酒喝下去後心情貌似有些高興,我搓了搓手小聲問道,“爺爺,一個因為心肌梗塞死掉的老人,他如果想要偷陽還魂的話一般會怎麼做?”
噗。
一聽到‘偷陽還魂’四個字,正在喝湯的老爸一口噴了出來。老媽罵罵咧咧地給了老爸一巴掌,說這麼大的人了一點都不沉穩,把家裡的青石地磚又被弄髒了。
爺爺的臉色一下子就黑了下來,他沉聲問道,“誰要偷陽還魂,是付陰匪那個**崽子弄出來的事兒?”
“不是不是,爺爺你誤會了,和付哥沒有關係。是我今天早上去參加一個葬禮的時候遇到的事情,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我把葛大壯他們一家的事情和爺爺從頭到尾說了一遍,我本以為爺爺聽完後可能會親自出馬,誰知道爺爺只是哦了一聲後淡淡地說道,“用糯米和黑豆儲存生氣卻是不錯,但普通的糯米和黑豆只能用來吃,哪有驅除屍氣僵氣的效果?惕若啊,我看你年紀也不小了,現在又在幫付陰匪辦事,那這個想要偷陽還魂的事兒就你去處理了吧。”
“爸……這不合規矩吧?”
聽我爺爺這意思是要把衣缽傳給我了,我爸就和個哀怨的小媳婦兒一樣看著爺爺,敢怒不敢言。
“這有什麼不合適的?”爺爺眉頭一挑,恨鐵不成鋼地罵道,“老子本來就是遊方道士,一身本事都是用來驅鬼退妖的。本來想著我退了以後你從我這裡接過擔子,結果你一天到晚就捧著《周易》看看看。那《周易》是萬經之首,就你這個榆木腦袋天天捧著看就能看出朵花來?”
越有本事的人就越要負得起責任。我還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是夷陽鎮法師圈裡的扛把子,這夷陽鎮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搬家遷墳那都要請我爺爺去掌眼把門,簡直不要太風光。
本以為我家以後就靠著爺爺的本事榮華富貴下去,結果我爸是個標準的榆木腦袋加書蟲,從早到晚都看書,偏偏看了這麼多書一點本事都學不會,沒少把我爺爺氣瘋。
跳過老子傳小子,我爸也是心裡彆扭才插了句嘴,結果看老爺子臉紅脖子粗的要抄傢伙了,我爸秒慫,再也不敢提傳承的事了。
眼看這話題越跑越偏,我趕緊又給爺爺把酒杯滿上說道,“爺爺,這衣缽傳承的事兒我們以後慢慢討論,您先和我說說這葛福年的偷陽還魂我該怎麼處理啊。”
爺爺端起酒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糯米加黑豆,這是茅山手法。聽你的描述,這葛福年也不像是個茅山道士,那他知道的那點兒道術恐怕不是別人口授,就是從別處看來的。茅山道術不多,適合他偷陽還魂的更是隻有一種。”
人死之後都要燒七,意思是每隔七天就要給死者燒紙,供奉悼念死者。
都說人有三魂七魄,而人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因此才有每隔七天燒一次紙,燒夠七七四十九天,每隔一年悼念一次,所以要悼念三年的說法。
葛福年想要偷陽還魂,那麼就不能去閻王殿報道。而根據冥界的規矩,人死後每七天閻王就會審問一次,所以燒七的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叫作過七災。因此葛福年會在頭七之前完成偷陽還魂,而不是等到頭七過後。
“葛福年想瞞天過海,你想要阻止就要從中破壞。今晚你去他的棺材後面點一盞永明燈,在棺材前面放一碗倒頭飯,這樣葛福年的三魂七魄就會順著燈油飯香在他自己都沒察覺到的情況下回煞。你再取一根三尺六寸九分的竹竿,上面粘一張招魂符備在旁邊。一旦那葛福年準備偷陽還魂,你就把竹竿拿出來連叫三聲葛福年的名字,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
“這麼簡單?”我有些懵,本以為這偷陽還魂是一件大事,怎麼現在聽爺爺說起解決辦法來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