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坎鼎貪狼(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天後一大早,安家兄妹帶著算命的那一老一少準時來到了店裡,同時我還注意到在店鋪的外面停了一輛麵包車和幾輛小轎車,看這架勢坐車上的人恐怕就不少。
把安家兄妹請進店裡,我輕笑一聲說道,“你們帶的人還挺多啊,這是擔心贏了坎鼎以後路上會被人搶?”
聽出我話裡有話,安北也微微一笑說道,“我們安家是大家族,不會去搶別人,自然也不用擔心被人搶。三天前的掌眼我們雙方是平局,那這一次的偽真就由夕老闆先上眼吧。”
安北話音剛落,站在後面的老者就從懷裡掏出一個木盒子放在桌上,開啟木盒示意我上眼。
偽真的規矩當然是以假亂真,因此拿出來的東西不管再怎麼像真貨,那肯定都是假的。然而就算是知道這一點,眼前的這個物件一入我眼我的心裡頓時就沒了底。
明朝的黃玉雕臥鳳,看這成色和造型絕對的上等佳品。
這老者拿出來的這塊黃玉雕臥鳳很明顯是仿的陝西省博物館裡收藏的那一塊。最初接觸金銀玉石的時候老爺子就曾經給我科普過,這黃玉成色有千萬種,而其中有四種是最為珍貴和稀少的,分別是黃口、折木黃、青海黃和黃沁。
黃口玉青中偏黃,甚至有時候透著光看會覺得這玉有些偏白,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價值甚至要超過羊脂玉。折木黃色澤純黃、玉質細膩,也是黃玉中的精品。而青海黃玉質通透,玉脂油性偏幹,但在黃玉中也屬上品。而黃沁也被人稱為雞油黃,它的特點是表裡如一,你把一塊黃沁切開這裡面是黃色,外面也是黃色。
在古董市場上很少有人願意去仿玉器的真,這是因為玉器自身就有其獨特的質感和油脂度,仿造起來太困難。二來這仿造的玉器不管賣相如何,這料子的錢都是實實在在在哪裡擺著的,成本太高了。
老者放在桌上的這黃玉雕臥鳳圓雕而成,臥鳳扭項回首,翅羽上翹,尾羽翻轉下垂,它的整體造型完全體現了古人對於鳳的一些基本認同。臥鳳身上的陰刻線普遍淺顯而短促,肩部的鱗狀紋路也極具裝飾性和時代感,十分的傳神與生動。
我將這黃玉雕臥鳳拿在手上看了好半天,始終沒有找到什麼破綻。
安南小妞見我這麼長的時間一言不發,十分得意地說道,“夕店長,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雕臥鳳而已,至於看這麼長的時間嗎?你要是真看不出什麼破綻就早點認輸吧,反正認輸以後你還有機會和我們再打成平手的。”
小小的雕臥鳳?
本來毫無頭緒的我被安南這一句話給點醒了,我把雕臥鳳放在手心裡掂了掂,嘴角微微勾了起來說道,“這件黃玉雕臥鳳無論是從材質的選擇還是雕工的確我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來。但我想請問一下這位前輩,這真正的黃玉雕臥鳳您老恐怕沒有上過手吧?”
那老者顯然對自己的技術十分自傲,聽我這麼問他不屑地撇了撇嘴說道,“笑話,這種程度的模擬還需要上手嗎?”
的確,當一個人的模擬水平達到了一定的境界,黃玉雕臥鳳這種玉器對於他們而言自然算不上什麼大活,也就不需要把真的拿到跟前一點一點的雕,只需要有照片就行了。
再者這安家的人雖然有些勢力,但陝西博物館裡的珍品想必他們也沒那麼容易能拿出來隨便仿造,所以我手上這黃玉雕臥鳳雖然看似無懈可擊,但其實有個最大的缺陷。
我把黃玉雕臥鳳翻轉過來放在桌上說道,“前輩,這黃玉雕臥鳳的其他幾面你倒是雕的細緻,就是不知道這底部你是根據什麼來仿的?”
安家兄妹沒有聽懂我說這話的意思,那老者卻是臉色一變,抿著嘴唇沒有說話。
“建國初年,我家老爺子有幸參與護送了一批國寶,有不少的珍品絕品都在他老人家的手上過過。摸了那麼多的寶貝老爺子只有一個感慨,那就是古人的東西不僅好看,而且大部分的都是有實際作用的。就比如陝西博物館裡收藏的黃玉雕臥鳳,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裝飾擺件,但其內部中空,底部是有暗格可以開啟的。這種雕臥鳳在古時候被稱為‘食言獸’,意思是你要有什麼心願或者秘密可以寫在紙條上,再將紙條塞進雕臥鳳的肚子裡,以祈求願望實現。如果我沒掂量錯的話,您這雕臥鳳應該是實心的吧?”
眼前這老者模擬的技術當然不差,但就是太託大了。我猜這黃玉雕臥鳳還真可能是他用了三天時間就鼓搗出來的仿品,而且這個仿品還是根據真品的高畫質照片放大來仿造的。只可惜這照片始終只能照到真品的前後左右沒有辦法照到底部,老者又不知道這食言獸的由來,自然也就犯下了這最不應該犯下的錯誤。
見老者不說話,安南這妞忍不住在後面嚷嚷道,“你說是假的就是假的?萬一陝西博物館裡的那個也是實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