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半天,還是楊氏率先打破了沉寂,“都怪我從小就對孩子溺愛成性,不讓她們幹這幹那都快養成廢物了,與社會脫節,變得一事無成。”

周薇若是前幾天還理解不了大嫂的用意,現在知道了謝平陽對於鍛鍊孩子的想法有多麼的重要。

姜寧看了看大哥家裡的環境,想著就算大哥好了恐怕也是幹不得重活,那家裡的一切開銷是個問題。

想了想,開口說道:“大嫂,若是實在不行,就在家裡做點小本經營,一來可以在家照顧大哥,二來還可以然孩子鍛鍊鍛鍊,快速成長起來。”

楊氏有點持懷疑的態度,這說起來容易做來難,有點猶豫不絕。

周薇看著大嫂猶豫開始勸解道:“大嫂,趁著姜寧在家,你就聽聽她怎麼說,萬一不行在另外想辦法。”

東城看見二嬸這樣說,也回頭和娘說道:“娘,就聽二嬸的,看看四嬸說的辦法咋樣,我能吃苦,為了爹為了您和這個家,我啥都願意幹。”

姜寧笑了笑,看著娘倆好像要慷慨就義的樣子,打趣道:“又不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在家開個豆腐坊,賣點豆腐換錢。”

開豆腐坊?幾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四嬸,你說的豆腐不就是鄰居老王家開的那個,不掙錢都黃鋪了。”

東城有點小小的失落,姜寧聽了有些驚訝,原來村子裡有人做過的這樣的買賣,那就更好了,裝置都是全的,開張就能掙錢。

周薇和楊氏一直沒有開口,聽到她的點子是這個,眼裡閃現出一絲失落。

姜寧見狀,解釋道:“我們不是單純的做水豆腐,還有改良的幹豆腐,豆腐乾,麻辣五香口味,還有豆腐腦,我們安陽村的井水甘甜,不信做出來的不賺錢?”

幹豆腐?豆腐乾?楊氏有點不解的問道:“這些都是些什麼東西,人們能接受喜歡吃嗎?”

“試試不就知道了,什麼都不去嘗試,坐在家裡空想,永遠賺不到錢,但是就是要挨的起辛苦,後半夜起來磨豆子做豆腐?”

楊氏還沒有表態,謝東城就舉手開口說道:“四嬸我能吃苦,只要能賺錢,我就和您好好學。”

姜寧看著孩子幾天的時間就長大了非常的欣慰,有時候孩子的成長也是要經歷一些挫折才行。

說幹就幹,反正謝家今年出來種玉米還有三畝多的黃豆,就算在怎麼揮霍,不值錢的東西丟了也不可惜。

姜寧帶著東城去把鄰居王家,把用過的大鍋,木桶,碾子磨盤還有一些模具統統用了二兩銀子就全部拿下來。

順便還向王家學了製作水豆腐的技術。

回到家,東城反覆操作把第一塊豆腐製作出來的時候,高興地流出眼淚。

“娘,我不是廢物,我能做豆腐啦!”

孩子在家裡的院子裡來回跑,然後跑回屋告訴爹爹,“爹爹,我能賺錢了,我會做豆腐養家了!”

謝景陽很是激動,因為這段時間,他能看見自己兒子努力在改變,所以她老淚縱橫的說道:“爹爹知道東城最乖,東城好樣的,等到爹爹病好了,跟你一起做豆腐。”

姜寧又在家裡幫著東城研製出來幹豆腐,用豆乾醃製出麻辣五香口味,原味……

做出來豆腐之後,姜寧就手把手教秀月在家售賣。

可用黃豆兌換,或者用銀錢買,初步定價在一文錢一塊。

開業當天,就有人來捧場光顧,不光是豆腐便宜,也有相當部分人來因為謝家老大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