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在李秋的插手下,大唐的國力飛速拔升,想要收拾突厥,還不是手到擒來?
只看什麼時候朝廷和李世民有意,又或者是突厥自己撞上來找死了。
李秋知道,以泱泱華夏的底蘊,只要內功修煉好了,其他一切外敵,都不過是土雞瓦狗,只有等著被碾壓的命運!
數完鋼鐵和水泥,李秋接下來要關注的,則是科研和教育了。
“科研方面,大唐科學院已經建起來了,並忽悠過來了不少能人,還算不錯。”
“起碼化學院、機械院、醫學院,算是搭起了架子,以後的發展定然不會差。”
“其他的各個學科,就只能慢慢來,尋找人才了。”
“倒是教育方面,有些落後啊!”
想到教育,李秋就一陣頭痛。
教育的對一個國家的意義,再重要不過。甚至可以說,教育,才是一切的基礎。
因為教育改變的是人,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科技和文明發展的本源動力!
華夏一直重視教育,甚至從春秋時代孔子就講究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了。
但恰恰此時此刻,李秋給大唐帶來無盡改變,反而在教育這一方面,極為薄弱。
別說普及義務教育,建設科研大學了,就連多讓人識字這一點,也是好不容易才稍稍有點成果。
倒不是李秋不願意發展教育,而是大唐初立,底子實在太差了!
平民百姓們連基本的衣食溫飽問題,都還沒有解決,這個時候說讀書上學,實在不現實。
好在如今有了紅薯,吃飽肚子基本不是問題了。而新式織布機也在大力生產,李秋籌備許久的織布工廠,也快要開工,穿衣問題也逐漸不再成問題。
可以說,大力發展教育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了。
但還有一重巨大的阻礙,橫亙在李秋面前,讓他十分惱火。
“世家!”
李秋咬牙切齒,惡狠狠的吐出兩個字。
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去找世家大族的麻煩了。而那些在李秋面前一再吃吃虧的世家大族,也學乖了很多,低調的不再蹦躂。
但若李秋想要推廣普及教育,世家這個大檻,就不能不買過去,甚至將其踩在腳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