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李二被李秋這番嚴肅鄭重的話,說得心神震盪,渾身血液直往腦子裡面湧。

“好!”

他暴喝一聲,感覺全身血液滾燙,整個人就像要燃燒起來一樣。

親手去改變世界!

這是何等宏大,有何等振奮的想法!

李二從最初起兵反隋開始,不正是這樣做的嗎?

當他成為大唐李世民,也一直要求自己,愛民如子,為整個天下而日夜不歇的處理政務。

改變世界,可以說李二做到了!

但他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總結,這樣的說法。

但直到此刻,李秋才真正將李二的初心,說了出來。

“李小子,你快說!”

“我們到底該選擇什麼道路,該怎麼做,才能夠讓整個世界,成為我們想象中的模樣?”

“科舉,能夠在這其中起到影響嗎?”

李二還沒有忘記最初的話題,沒有忘記李秋所說的,科舉引導發展方向。

李秋自然也沒有讓李二失望。

他大手一揮,徹底拋棄了細細書寫分析的做法。

“老李,你要知道,科舉,是為國家選拔人才。它將天底下所有聰明人,所有的俊傑之士,全部匯聚一堂,收攏到手!”

“而科舉選拔的題目,是所有人都會研究的。”

“我們控制了科舉的題目,就是幫國家培養人才,篩選人才!”

歷史上,李二穩固統治,舉行科舉之後,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

他瞬間就理解了李秋的意思,不由連連點頭。

“是啊,科舉收攏天下英才,這話在理!”

“但是科舉的題目,又該如何選擇人才的方向呢?”

這一點,李二有點想法,但沒有清晰的思路。

李秋直接打比方,給李二解釋:

“若是科舉考詩文,那麼人才就會一心鑽研寫詩,大唐就會多出無數詩人!”

“若是考文章,就會多出無數出口成章的才子。”

“若是考算術,那麼大唐百姓,就人人都會勾股定理,會計算圓周率了!”

實際上,歷史上的大唐,之所以源源不斷的湧現各種詩人,什麼詩仙詩聖,詩鬼詩魔,就是因為科舉中,詩文佔據不小的比重!

你看李白詩寫得好,直接都被唐玄宗李隆基招進宮裡,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