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紅蓮出嫁(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過沒有經歷那些殘酷之事,對於紅蓮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成長的代價往往都是很沉重的。
離宮後大家分開,韓安和韓非一起回了韓非的府邸。
這也是特殊待遇了,尋常的亡國之君哪裡有這麼自由?
看見
自己的父王出現,紅蓮還是挺開心,畢竟沒經歷被許配給姬無夜的糟心事。
對於韓國的情況,行動自由的紅蓮自然是有所瞭解的。
雖然紅蓮對於自己的國家滅亡挺悲傷,但一家人,特別是父親韓安和九哥韓非都平安無事,又比較欣慰。
【講真,最近一直用@
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所有人都喜歡,哪怕是完美的人也不行。
有時候完美也是一種罪。
至少成蟜在紅蓮心中就是還行的範疇。
見到紅蓮的樣子,韓非也就收斂了情緒,配合起來,不再多說。
事已至此,多說不過是增添煩惱罷了。
另外一邊成蟜回到府邸中後也把事情給炎妃提了一提。
儘管紅蓮是嬴政賜婚的,改無可改,但提前說一說是一種尊重。
跟炎妃說了,其他女人那裡,成蟜就無需說了,由炎妃轉達通告。
成蟜與紅蓮的大婚在嬴政下詔後就一時間開始準備,關於韓國蓋棺定論的詔書也向天下快速傳播。
傳播到新鄭時,內史騰安排秦軍送韓王室成員以及王宮小部分嬪妃宮女上路。
「君」這個爵位跟「王」這個爵位待遇差距自然是很大的。
韓王宮的妃嬪只有受寵的小部分允許跟著韓王安,宮女也只有一部分。
至於宦官,沒有特許是沒有資格用的。
韓王宮也將會被封禁起來,以後作為嬴政的行宮使用。
等到詔書傳播到天下,六國君王明面上紛紛鄙視韓王安的貪生怕死,暗中卻覺得嬴政挺寬容大氣的。
們心自問,他們要是有這個機會,可不會如此做,再怎麼也是給一個流放的結局。
事實歷史上,嬴政處置大部分六國君王就是流放。
六國君王的反應不是重點,重點是六國中一些二五仔的想法。
韓王安以及韓國權貴官員的下場還不算太壞,事不可為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立下了功勞,待遇肯定會相應變高。
就是要提防自家君王,免得改換門庭的前夕像姬無夜,白亦非給宰了。….
那可就太冤枉,也太虧了!
六國中的有識之士倒是能夠看到韓安等人待遇所帶來的影響,也察覺到秦國擴張兼併六國的野心。
但還是那句話,六國還輪不到他們做主,哪怕做些什麼,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已經太晚了。
秦國在拿下韓國後並沒有再出兵,還在攻城掠地的兵馬都暫時安靜了下來,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種異常的安靜使得趙,魏,楚三國高層神經緊繃,非常的緊張。
要是知道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就還好,屠刀將落未落是最令人難受的。
秦國可不在乎三國高層的心思,養精蓄銳,厲兵秣馬,爭取一戰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