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 此韓非彼韓(第2/4頁)
章節報錯
雖然在秦國大軍壓境之
時,把自己國內最能打的兩名將領給卡察了的操作十分離譜,就像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
【推薦下,@
的守將都成為了秦國的人。
守將以下也被滲透得很深。
底下的大頭兵大字不識一個,也不懂什麼家國情懷,只曉得當兵吃糧。
如此情況也是容易造成兵為將有的根本原因。
誰給大頭兵飯吃,誰給大頭兵錢財花,他們就給誰賣命。
對於君王,對於國家的忠臣是極其有限的。
既然上官有令,而大頭兵們也不想跟虎狼似的秦軍拼個你死我活,自然就順著投降了。
兵臨韓國都城,秦軍上下心想這下總該打一仗了吧?
可惜秦軍依舊是架勢還沒有擺好,新鄭大門就洞開,韓王安就帶著韓國的文武百官出城了。
韓王安左手舉著韓國全境地圖,右手拿著代表王權的印璽。
除了這兩樣還把秦王嬴政的王詔交給了內史騰。
得了,這下仗肯定是打不成了。
剩下的韓國城池也肯定沒有仗打,韓王都投降了。
大家都出來了個寂寞。
於是一番流程後,內史騰就帶著大軍一起入城,接管新鄭防務,治安等等。
中途墨鴉拿出羅網衛的信物前去拜見內史騰,傳達了成蟜的意思。
雖然成蟜不是內史騰的直屬上司,也不是秦王,但成蟜的招呼內史騰還真不敢不聽。
成蟜的招呼也不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注意軍紀,不要擾民。
內史騰本身是個能吏,允文允武,不是酷吏,也不是貪官汙吏,對於成蟜的招呼順心的接受了。
鑑於韓王安的識趣以及手握秦王的王詔,待遇自然是從優的,甚至還可以繼續暫時住在王宮。
等入秦拜見了秦王,秦王正式給予了封號後才會去相應的地方居住。….
內史騰初步控制了韓國新鄭後就派遣麾下的將領帶著韓王安的王詔去接收新鄭東部的韓國國土。
由於韓國國土狹小,秦軍進展又太順,只花費了三天就佔領了韓國全境。
韓王安納地效璽,投降秦國的訊息也在三天內傳遍了韓國全境。
上層有一些各不相同的反應,翻不起來什麼浪花兒,主要是對秦軍示好。
底層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反應很小,有反應的基本上都是感慨一番。
哪怕情感豐富的人也就是掉幾滴眼淚,隨後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了。
對於他們而言,讓一家人吃飽肚子,穿得暖和才是最值得的事情。
吃飽穿暖是歷經二百五十多年持續戰亂的普通百姓最大的夢想了。
如果滿足不了,只要讓他們活下去也不是不能接受。
要求是多麼的卑微啊,但大多數統治者甚至都不願意低下頭停一下他們的訴求……
對於底層老百姓而言,真是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爭霸那是上層者的遊戲,他們不過是沒有感情的工具人,一串不起眼的數字罷了。
殊不知只有真正獲得民心的人才能爭霸成功,而且之後若是不注意維護民心,霸業隨時都可能崩塌。
這個道理連嬴政都不太懂,或者懂一些皮毛。
好在這個世界有成蟜在,成蟜懂,沒有因為自己站得太高就忽略了民心。
所謂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