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不是所有殺手都識字,但等級較高和擔任特殊職務的殺手都識字,徹徹底底的文盲能幹成什麼大事?

乾殺展開絹帛,低著頭將絹帛上記載的事情依次念給成嶠聽。

大多數事情,成嶠也就聽一聽,瞭解一下,直到聽到韓國派了一個叫做鄭國的臣子入秦。

韓國想要藉助修渠之事,疲乏秦國國力,延緩秦國東出,甚至拖垮秦國。

不得不說,想得很美,但韓國的君王權貴卻根本不知道秦國跟他們的差距有多大,動員能力天差地別。

他們以為能夠拖垮秦國,再不濟也能夠疲乏秦國,實際上效果遠遠沒有他們認為的那樣好,不過是延緩東出幾年罷了。

等鄭國渠建成,秦國又將誕生一座糧倉,國力暴增,若說之前韓國面臨的壓力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峰,那麼鄭國渠之後就是泰山壓頂了。

秦國的水工技術比起六國來說是比較落後的,韓國派鄭國入秦,不但替成嶠肥沃了龐大的鹽鹼地,增添了一座糧倉,還彌補了秦國水工技術的不足。

歷史上的秦國因為被五國聯軍擊敗,本就打算休養生息,恢復國力,鄭國渠的修建短時間損耗了秦國國力,但從長遠來看,算是幫了秦國大忙。

修渠就要抽調青壯,青壯少了,光靠老弱婦孺,耕種的田地就少了,產出就少了,國力自然會相應變弱。

這個世界的秦國雖然沒有大敗,長遠來看還勝利了,但依舊在修養生息。

而且因為損失比歷史少的多,就減少的那部分損失拿來修建鄭國渠綽綽有餘,比起歷史上,可以說不會損耗國力,等鄭國渠修成將會更強!

呵呵……真是一個比爛的時代,六國一個比一個爛,偏偏秦國獨好。

雖然這個好是相對的,秦國仍然有許多不足,但一負一正的巨大差距,秦國統一天下難道不是天命所歸嗎?

可惜統一前搞好了,統一後卻沒有搞好……

他要做的就是讓秦國統一前和統一後都搞好!

萬世之基,不敢奢望,但怎麼樣也要比周朝長吧?

……

半個月後,成嶠回到了熟悉的咸陽,回到後徑直去拜見贏子楚。

歷史上鄭國渠入秦是秦王政元年,但這個世界贏子楚還活著,自然還輪不到嬴政上位。

實際上嬴政上位太早真不是好事,有贏子楚鎮著,身為太子的嬴政培養出一定的朝堂和軍方勢力,平穩過度才是最好的。

雍宮偏殿,兩鬢略有些斑白的贏子楚正專心致志的處理著一卷卷竹簡,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贏子楚眉頭微蹙,抬起手想看看是哪個不是死活的內侍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真是欠收拾了。

一抬頭,發現身著一襲墨色赤紋錦衣的成嶠笑眯眯的,贏子楚微蹙的眉頭立即鬆開,嚴肅莊重的面容柔和下來,臉上下意識的露出慈祥的笑容。

“父王,孩兒回來了。”

嬴子楚笑著點了點頭,身形一動想要起身,旁邊侍立的陸坊連忙上前攙扶。

起身後的贏子楚繞開桌案來到成嶠身邊,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後笑道:“好,好,還長高了一些。”

成嶠跨步上前,陸坊見狀識趣的鬆手後退。

成嶠順勢攙扶住贏子楚,笑道:“孩兒到處遊山玩水,心情愉悅,自然長得快,倒是父王新增了不少白髮。”

“何必那麼勞累,不是必要的大事,完全可以交給下面的人去處置嘛。”

“父王要保重身體啊,坐下,孩兒幫您解解乏。”

贏子楚順從的跟隨著成嶠的腳步移動,坐到了偏殿中的一個比起正殿稍小的王座上,雙眸微眯,享受起自己兒子的關心,按摩推拿。

對於兒子勸自己多休息的話,不置可否,身為秦國之王,哪怕下面的人分擔了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的工作量依舊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