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值得關注的獎項(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周明的名氣確實大,但是也不能這麼目中無人吧,我們華國好歹也是禮儀之邦,別人邀請你你不去,那你也找個好點的理由吧。找這種理由不去算怎麼會是?”
“就是,我看他就是太過年輕,不過也是,年輕人嘛,最近這一兩年被人捧得太高了,開始膨脹也正常。”
“聽說他還獲得了美利堅數學學會的柯爾數論獎,那邊邀請他去參加年會也被他給拒絕了。”
十二月上旬的時候,美利堅數學學會月初寄給周明的柯爾數論獎的獲獎書面檔案也抵達了華國科學技術大學。
而對於周明在回覆給他們的電子郵件中所說道的,他2017年一月份的時候恐怕沒有時間前去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第123屆美利堅數學年會了。
而對於周明的這個回覆,美利堅數學學會內部也討論了要不要繼續將這一屆的柯爾數論獎頒發給周明。
不過,在之後由李明智將關於周明回覆給美利堅數學學會的電子郵件中所提到的他在研究的數學難題,正是在研究的正是被認為是“數學史上最偉大的猜想”、“當今數學界最重要的數學難題”的黎曼猜想之後,這個話題便迅速在整個數學圈子內被廣泛傳播。
如果是其他人說,他們要研究黎曼猜想也就算了,那麼這不可能在數學界有這麼大的反應。
就算是當今世界數學界少有的幾位大牛之一的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說他要研究黎曼猜想,同樣也不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除非他證明出來了黎曼猜想。
可週明不同,一來他實在是太過年輕了,邁克爾·阿蒂亞爵士是1929年出生的,現在都已經八十七歲了。
數學更是一份年輕人的學科,八十多歲的老人身體機能各方面都已經不太行了,腦子也遠遠沒有年輕人靈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在這個年級想要證明黎曼猜想,這在許多人看來多少有些不太切合實際。
還有一點便是,周明之前崛起的太快,證明孿生素數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間隔的時間又那麼短,要說他能證明黎曼猜想,這在許多人看來倒是沒那麼難以讓人置信。
在周明正在解決黎曼猜想這件事傳出來之前,美利堅數學學會內部雖然有幾位大佬表示還是建議將這一屆的柯爾數論獎頒發給周明,但是明確表態的大佬並不算多。
可在周明正在解決的數學難題是黎曼猜想這個訊息傳開之後,美利堅數學學會內部支援將這一屆柯爾數論獎頒發給周明的人明顯增加了許多,甚至可以說佔絕大多數了。
既然周明由於工作繁忙,不能在明年一月份的時候前來在美利堅的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第123屆美利堅數學學會的年會,那麼就和瑞典皇家學院給周明頒發克拉福德獎的時候一樣,直接將頒獎典禮改成網上直播就行了。
同意將這一屆柯爾數論獎頒依舊發給周明的數學家們,他們的心中還有一個想法,那便是既然我們不能專門跑到華國去向周明打聽,關於黎曼猜想的研究周明進行到哪一步了,那麼他們可以在柯爾數論獎頒獎的時候,正好乘著這個機會好好向周明詢問一下他關於研究黎曼猜想的進展。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提議,最後美利堅數學學會還是決定不改變這一屆的柯爾數論獎的獲得者身份了。
而關於周明以最近太過繁忙為理由回絕了前去美利堅參加美利堅數學學會第123屆年會,最後美利堅數學年會決定和瑞典皇家學院那邊一樣,最後的頒獎典禮以網路直播的形式進行,並歡迎全球各地數學愛好者們觀看這場直博時,在國外的論壇上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討論。
畢竟美利堅數學學會這也不是第一個專門為周明,將頒獎典禮改為網路直播的形式了。
倒是國內出現了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而且像那些覺得周明這麼做不好的討論,差不多也都是非數學界人士提出的。
雖然也有一些比較關心數學領域,或者本身就是學習數學的人在見到這樣的評論之後,也會留下一些他們的評論,其內容自然是為周明說話,說周明教授在研究黎曼猜想,確實是挺忙的。
不過對於這些回覆,那些說周明不好的人依舊能找出各種理由反駁,最後還是要說周明的這些做法是多麼多麼的不好,多麼的沒有禮貌等。
似乎只有這麼說,只有和其他人的意見不一樣,就能表示出他們獨特的思想一般,回覆的人越多,他們就會越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不過,不管是對於美利堅數學學會頒發的柯爾數論獎,還是被譽為“豪華版諾貝爾獎”“科學界的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周明都沒怎麼放在心上。
而且在周明看來,給科學突破獎安“豪華版諾貝爾獎”這麼一個頭銜,實在是有些過於侮辱諾貝爾獎了。
十二月份最值得讓周明關注的一個獎項,是同樣將在2017年1月份頒發的。
不過,現在知道獲獎資訊的人還極少,通知也沒發出來,周明也是在接到周春禮的電話之後,才知道他獲得了這個獎項以及獲獎專案。
周明關注的這個獎,便是2016華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而獲獎專案正是已經在小範圍內開始推廣種植的超級豆專案。
上面已經都已經發布了相關的通知檔案,明年就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種植超級豆。
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所種的大豆就都是超級豆品種了,畢竟超級豆和其他大豆品種相比優勢太大了。
同樣是種一畝地,你隔壁那家種植的大豆不僅不用擔心病蟲害、惡劣天氣等諸多問題,人家的產出還是你的好幾倍,更重要的是,人家一年可以種四茬。
試問,這樣的差距,誰能接受?
為了不吃虧,種植大豆的農戶們自然就會全部都買超級豆的種子來種植大豆,甚至根本就不用做太多的推廣。
華國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雖然每年都會有評選,但並不是每年都會有專案被選上的,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華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差不多缺席了一半的時間。
也就從2013年開始,之後的2014年、2015年這幾年連續每年都有專案獲得華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像在2013年之前有專案獲得華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年份還是在2009年。
而在2009年之前是2006年,那一年有兩個專案獲得了華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也是二十一世紀華國唯一的一次一年有兩個專案獲得華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而在這一年,2016年,再一次有兩個專案獲得了華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除了周明的超級豆專案之外,另一個專案名稱叫“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
其實,對於自己獲得華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周明的心中早有準備,畢竟之前他使用人生模擬器的時候,也多次提到過他在未來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只不過在那些模擬中,周明獲得華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從來沒有這麼早的,就算是模擬世界中最早的一次,那也是在上一次模擬中他二十六歲那一年獲得的該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