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接連不斷的熱搜(第2/3頁)
章節報錯
“咦?今天怎麼這麼快就出來了?”見周明今天走進書房之後,沒過多久便走了出來,沉清秋也是有些好奇地對他詢問道。
番茄
“你剛才還叫我不要那麼拼呢,這才過去不到兩個小時,我當然不會忘記啦。我有些事情,要出去一趟。”周明解釋道。
這次在獲得了之前的模擬世界中,自己所學到的所有生物知識之後,周明也沒有立刻就要檢視要進行模擬所需要的完成的任務。
離開家之後,周明便立刻前往了廬州的未來生物科技公司分部,並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
這個緊急會議不僅僅是針對廬州的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也是針對其他城市的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
在這場會議中,周明對於早就已經開展的關於衰老、記憶這些長期的研究,又制定了一個更加詳細和方向更加明確的計劃。
之後,周明又在未來智慧生物科技公司做了同樣的事情,唯一不同的就是會議內容了。
“呼~~~,現在是時候將霍奇猜想的解決方法公佈出來了。”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周明一邊長舒一口氣,一邊在心中想道。
霍奇猜想這是一定要儘早解決的,這是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為現實和大一統理論由設想變為定理的前提。
雖然最後周明選擇保留的知識是生物,但好歹也在四十一世紀之後的模擬世界中待了數百上千年了,這些對於四十一世紀的人來說已經是幾千年前的知識,在模擬世界中待了如此長時間的周明肯定也是學到了的。
當週明處理完這些,回到家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
吃過晚飯之後,周明便開始著手整理霍奇猜想的解決過程了。
憑藉周明腦海中對霍奇猜想解決辦法的熟悉程度,以及他現在的手速,也是足足花了四五個小時才將其完成。
完成了霍奇猜想之後,周明便將其發給了國內的一家期刊。
在幾年前,周明便在國內辦了幾個學術期刊,在這幾個學術期刊成立之後,未來智慧科技公司和未來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周明所負責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實驗專案,還有與周明合作的那些學者們,紛紛將自己的論文投稿給這些期刊。
由於與周明扯上關係的技術,差不多都是當今科學界中最為先進和前沿的技術了,所以海外的那些人想要了解生物學和人工智慧以及數學領域內最前沿的研究,也就只能看華國新成立的這些期刊了。
而且由於華國國內期刊所發表的這些論文,所用的語言文字都是中文,這也使得許多國外的學者想要看懂這些論文,要麼得靠機器的翻譯,要麼就得找人幫他們翻譯,要麼就是他們自己去學中文。
對於學術論文,機器翻譯出來的總是沒有原文那麼貼切的。
為什麼國內高考要考英語,為什麼以前很多做研究的英語不好,研究也會寸步難行?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之前的學術界絕大部分學術論文都是英文的,只有學好了英文才能更好的去看這些文章,更好的透過研究國外最前沿的研究,來完成自己的研究。
不過,現在情況已經開始出現變化。
雖然周明是老闆,但是對於周明的論文,自家期刊也是會嚴格的找這方面的權威學者進行稽核的,所以就是算周明,他將論文發到自家期刊之後,也並沒有很快就刊登上去。
不過,雖然期刊方面還在稽核當中,但是網站上卻是不需要太嚴格的稽核的。
就在周明完成了霍奇猜想,並將其發了出去,並一覺睡到天亮的時候,學界很快就炸開了鍋,特別是物理學界和數學界。
普通學者和網友們也是一臉懵逼,這人工智慧的事情才報道沒兩天,記者們針對周明的專訪這都還沒開始呢,怎麼又冒出這麼一個訊息,而且還上了熱搜。
對於霍奇猜想,由於它在普通人的眼中並沒有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那麼出名,所以當這個新聞上熱搜的時候,網友們在同許多專家們一同震驚的同時,也是十分好奇地默默在網上進行了相關搜尋。
甚至在某裝逼論壇上,還有某位不知名使用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霍奇猜想又是從那個犄角旮旯裡蹦出來的猜想?現在隨便一個什麼猜想被解決,只要是周明解決的,就都會上熱搜嗎?一群人嘴裡喊著反飯圈,討厭娛樂明星,實際上卻是做著飯圈的事,把科學家當做明星來無腦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