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雲濤一時之間甚至都沒反應過來,周明所說預估的時間。

在他說著說著的時候,突然就反應過來,周明所說的時間好像是一年多?

這讓他連原本的話都沒說完,就連忙再次對周明確認起了時間來。

“一年多。”周明又說了一遍。

“一年多?這怎麼可能?你們現在能克隆出完整的器官出來了?”甘雲濤一臉震驚地對周明詢問道。

“甘醫生,我先前說了,這只是利用克隆技術生產角膜生物材料,並不是克隆完整的器官,所以它的技術相對來說也是要簡單一些的。”周明又向甘雲濤解釋道。

見自己解釋完之後,甘雲濤依舊滿臉不相信的模樣,周明便又對他說道:“如果甘醫生感興趣的話,不妨加入到我們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這個專案中來?”

周明對甘雲濤所說的這些話,要是讓他在華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幾位老朋友看見了,估計又得笑他,說他走到哪裡都不忘拉人了。

不過,周明的拉人並不是拉幫結派,而是真的是為了科研事業,所以雖然李明智、章名傑和畢萬方他們會開玩笑似的這麼說周明,但也都並不反感周明這麼做。

儘管先前周明在說這個技術可以利用他的克隆實驗小組裡的一些克隆技術實現的時候,甘雲濤已經從不相信轉變為了可能實現,但他所相信的實現也是在有足夠時間研究的基礎上。

一年多的時間,這在甘雲濤看來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他吃驚的原因。

他並不是吃驚這個技術能實現,而是驚訝周明預估能一年內就實現。

而現在,周明為了讓自己相信他的預估,居然還專門邀請自己加入到未來生物科技公司要進行的這個專案中去,這讓甘雲濤有些激動。

他倒是真的想知道,周明的未來生物科技公司是想怎樣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實現這樣一個生物技術。

甘雲濤早就對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實驗研究部門和周明的那些實驗團隊好奇了,不止是他,國內國內許多生物學者對此都是十分好奇的。

只不過大部分好奇的學者,並沒有不符合進入周明實驗團隊的條件,或者是他們也放不下現在所的工作和環境,跑去周明的實驗團隊或公司。

不過現在周明親自發出邀請,甘雲濤自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機會。

“當然,我非常感興趣,我同意加入你們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這個專案。”

在周明向甘雲濤發出邀請之後,甘雲濤便立刻回覆道。

甘雲濤這回復速度和乾脆勁,讓周明感到有些意外。

“你不問問待遇怎麼樣嗎?”周明好奇道。

“我從1999年於魔都醫科大學畢業,拿到醫學博士學位,到後來去美利堅波士頓的新英格蘭視光學院學習屈光和角膜接觸鏡,去南韓東亞大學做博士後課題到現在,對眼睛,特別是近視的研究也快有二十年了。

我也是最早一批在我們國家開展最佳化表層切削lasek/epilasik並進行推廣教育、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無痛表層手術概念並摸索方法、在國內最先應用visumax飛秒鐳射技術並進行臨床研究的人,也是在國內最早開展全飛秒鐳射屈光手術技術以及研究的學者。

雖然我研究這一行有快二十年了,但有一件事情我依舊十分的遺憾,那就是現在的近視眼手術技術主要還是依靠外國的醫療器械,我們國內沒有一項能夠完全自主的頂尖近視眼相關技術。

要是這個研究真的能成,那麼這對國內近視行業來說,絕對是打破海外的壟斷了。

而且其安全性,也是遠超現在現有的其他近視眼技術。

能親自參與這樣一個專案,就算倒貼錢我都願意幹,更別說你們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待遇還那麼好。

其實我對你新成立的那個克隆實驗小組更感興趣,這要是真能成,能解決不少疾病。

只可惜我並不是研究這個領域的,要不然當初你們克隆實驗小組招人的時候,我一定會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