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會面(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有足夠的錢拿,就總會有人去幹。
而且,雖然這次打擊這個謠言的事情處理的非常順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那麼一小撮以後的人會因為某個評論,或者是某個影片,瞭解一點這方面的事情。
但他們又不會進行太過深入的瞭解,就此覺得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真的做了這些事情,而周明教授也真的是這樣的人。
不說以後了,單說現在就有這樣的人。
謠言風波之後的四月,總算迎來了平靜,這其實也是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只不過它是一種輿論戰,是話語之戰。
不過,這個平靜到五月份的時候,卻是又一次被打破。
五月八號到十號的時候,兩邊首腦進行了首次會晤。
另一邊那位是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才當選的,現在距離他上任半年時間都沒有。
而他這次來這邊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商談關於商業合作協議的事情,而合作的領域,主要涵蓋生命科學、智慧製造以及關於人工智慧研究等多個領域。
雖然未來智慧科技公司還在不斷的燒錢,依舊是支出遠遠大於收入;雖然人工智慧需要大量的資料去餵養,現在依舊沒見到什麼太大的成效;雖然關於人工智慧,公司這邊依舊沒有與它們的第一個能夠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的人工智慧的產品相媲美的劃時代產品。
但是,未來人工智慧科技公司這段時間的成果也確實都是有突破性的,只不過突破沒有他們的第一個產品那麼大。
而且他們現在賺的錢一個月也有個近千萬軟妹幣了,只不過其相對於未來生物科技公司來說就有些不值一提了,而且不說其他成本了,單說關於晶片這一方面的研究,一個月的投入就超過未來智慧科技公司一個月的所有收入了。
畢竟,要是不多投點錢,加快研究進度,多從美利堅那邊學些製造頂尖晶片的技術過來,等後面那邊對這邊進行了技術制裁,要投入進來的錢只會更多,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會更久。
周明知道,那邊的那位之所以上任之後這麼快就來華國這邊,肯定還是因為華國這幾年來不斷出現的新生物技術,想要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張與華國進行以生命科學領域為主,人工智慧領域為輔的商業合作,想要早點將華國這邊新出現的這些生物技術都複製過去。
至於其他的,那都是附帶的,畢竟也不能只合作這兩個,要不然吃相也太難看了。
等完全複製過去之後的事情,那肯定就是做“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情,開始進行之前周明在人生模擬器中遇到的情況,對這邊的相關技術進行封鎖。
並且在意識到招攬周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之後,周明恐怕也會上制裁名單。
合作與技術探討、學習,這並不是說對方和你都各自派一些人過去,然後跟著對方學,或者是對方將那些知識全部都交給你,而是雙方都派技術專家過來,或者是你派這方面學習能力強的專家過去,學習一些雙方沒有的新技術和新知識。
雖然周明這邊關於生命科學的新技術比較多,但是晶片技術方面同樣也不是隻有一個技術,它所涉及到的技術同樣也是非常多的,要不然國內也不會發展這麼些年也發展不起來。
雖然它也與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有關,但技術同樣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點。
而且周明這邊發展生物技術也都是一步一步來,並不會一下子就拿出四五十年後相關的生物技術出來,畢竟絕大部分技術的出現都是慢慢來,有個前置技術的。
一般來說,這四五十年間,這項技術肯定是更新換代了不知道多少之後,這才發展到現在的。
只有極少數技術出現了技術壁壘,四五十年都沒有進步,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也沒有更新換代,直到四五十年之後,這項技術這才出現了新的突破,開始發展。
這種情況下,周明倒是可以現在就直接拿出四五十年之後的技術來。
也正因此,對於早就知道那邊會對這邊進行封鎖的周明來說,他也是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只要那邊這麼做了,那麼周明就會第一時間將之前那些未來生物科技公司與生命科學相關的新技術全部都進行新一輪的升級。
到時候不僅可以讓全球都見識到大洋那邊那個國家過河拆橋的醜惡嘴臉,還能夠繼續讓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生物技術依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這樣做雖然不會傷到美利堅的根本,但也能讓其在全球領域內的聲望繼續降低。
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其他國家對其不滿逐漸積累,而這邊又崛起了,那麼願意跟著華國,跑到這邊來混的國家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多。
而且到時候,那邊想要再次和華國這邊進行合作,那代價可就又要大許多了,畢竟這合作也不是你說合和合,你說不合就不合的。
而到時候華國這邊要是想要做些什麼事情,也會比以前容易許多。
如果那邊一直死撐著的話,不進行合作,依舊封鎖,也算是給了華國這邊關於晶片領域崛起創造了機會。
要不然,那邊的晶片更好更便宜,這邊的晶片不咋地,那群眾為什麼要買這麼的晶片?
買的人少,那麼得到的反饋就少,賺到的錢也少,得到的反饋少,就越難根據市場往後發展,而不賺錢更是會倒閉。
這就是產業生態環境,也就是一個產業的良性迴圈和惡性迴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