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穩步前進(第2/3頁)
章節報錯
周明又對劉昊文說道。
這次請劉昊文吃飯,並和他聊了些以後學業上的事情之後,周明的生活又一次恢復了平靜。
到20號的時候,周明收到了航天部門那邊打過來的電話,那邊這次打電話過來倒是有什麼事情要找周明幫忙,而是因為今天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
這次發射的這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聽名字便能猜到它是一搜專門運送貨物的飛船,而實際上他也確實如此,而且他還是華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貨運飛船,專門向天宮二號進行貨物運輸的地面後勤保障系統。
天宮二號是華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二個目標飛行器,是華國首個具備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科學實驗空間實驗室,它是去年9月15號在九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
而這次發射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中所攜帶的物品中,就有好幾項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研究專案中的研究成果。
這些從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裡面出來的研究成果,都是在經過航天部門那邊的空間站實驗倉裡的模擬實驗之後,這才送上去的。
至於空間站試驗實驗倉的模擬實驗怎麼樣,可以說是出乎預料的好,單單是這些研究,就已經為以後要發射的空間站節省了不小的空間和載重。
航天部門那邊打電話過來,除了和周明說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載著他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的一些研究成果成功發射以外,還專門對周明表示了感謝。
其實說到國內的空間站,早在2011年的時候,國內第一個空間實驗站天宮一號便發射升空,在去年3月16號的時候,天宮一號都已經正式終止資料服務,全面完成歷史使命了。
而現在這個去年上天的天宮二號,它算是天宮一號的加強版,畢竟它擁有了天宮一號沒有的補加功能,這也是天舟一號能夠載著貨物上去給天宮二號補充物品的原因。
不過,說到底天宮二號依舊還是實驗空間站。
到現在,華國的航天載人工程的發展,可以說是很順利的按照華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前進了。
華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於1992年9月的時候開始實施的,它的第一步便是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而到了第三步就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在華國這邊看來,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這兩個實驗空間站並不能算作是完整的空間站,所以這次發射的天舟一號,也只能說是第二步的收官之作,並不能算作是第三步。
第三步則是預計在2019年的時候開始,到時候會發射華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它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這個任務完成之後,便會先後發射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而空間站基本構型則會進行在軌組裝建造。
到那個時候,華國載人航天才算是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
雖然華國現在的航天技術與美利堅那邊依舊有些差距,短期內也不太可能超越美利堅那邊,但是在外太空生存方面,華國這邊的發展速度卻是飛快的。
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裡,關於細菌改在的專案也再次有了新的突破。
按照現在這樣的發展速度發展下去,等幾年之後華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部開始的時候,華國在外太空生存方面的實力恐怕已經能夠遠遠超越包括美利堅在內的其他國家了。
而這,就是周明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所成立的意義所在。
另外,華國航天部門那邊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空間站任務的同時,關於基地車登入火星、宇航員登入月球、建造月球基地甚至是建造火星基地的事情也在齊頭並進地進行著,只不過這些任務進度都不一樣。
基地車登入火星倒是可以近幾年就能完成的,可宇航員登入月球,這恐怕就有些難度了。
要是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就算國內科技有周明的推動,發展迅猛,但周明現在主要的研究畢竟也是集中於生物領域和數學領域,以及人工智慧領域,等發展到了2020年,國內想要實現載人登月,恐怕也是有不小的難度的。
對於華國來說,載人登月最主要的難度還是在於如何將登月的宇航員成功送回地球,現在華國還沒有將大質量的重物從月面帶離的能力。
其實,要是真死命的往裡面砸錢,華國也是能夠在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實現載人登月的,只不過沒這個必要,因為月球上實在沒啥東西。
當初美利堅花費那麼多錢,可以說是傾舉國之力這才實現載人登月的,他們那個時候能這麼燒錢,是因為當時有個還沒解體的國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