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在和周明說這件事要和上面說清楚,讓上面做決定之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而周明則是在結束通話電話後沒再多想這件事,50萬美元的獎金對於現在已經身家過億的周明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周明之所以會說出不能去領獎,可以直接打錢的話,也是覺得白給的錢不要白不要。

不過,不能去現場領獎,那邊還會不會給錢這就難說了。

而周明在又看了一會書後便上床睡覺了,而瑞典皇家學院那邊卻是已經開始了關於是否該將這份獎金髮給周明的討論。

瑞典皇家科學院成立於1739年,總部設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是瑞典最高學術機關和最大的科學中心,承擔了包括諾貝爾獎、克拉福德獎、肖克獎及愛明諾夫獎等多項學術獎項的評選和高水平期刊的編輯工作。

“這個人還真是不按套路出牌,格里戈裡·佩雷爾曼1996年拒絕歐洲數學會給他頒發的‘傑出數學家獎’和在2006年拒絕國際數學聯合會給他頒發菲爾茨獎的時候,人家那都是直接拒絕。

哪有人像他這樣的,拒絕又不拒絕,但又不來領獎,還讓我們把獎金打到他卡里去。

現在今年的獲獎名單都公佈出去了,你們說說該怎麼處理?”

此時,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克拉福德數學獎的負責人正皺眉苦臉的對其他評委們說道。

或許是因為都是瑞典皇家學院負責,克拉福德獎的公佈程式倒是和諾貝爾獎一樣,都是在公佈得獎者前幾分鐘給獲獎者打電話,通知他們獲得了克拉福德將或諾貝爾獎。

而周明這邊接到電話後不久,瑞典皇家學院那邊便很快公佈了今年克拉福德獎的學科和獲得者。

今年的克拉福德獎只有一門學科一個人,那自然就是數學周明。

這個訊息一經發布,便在學術界,特別是數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不過,由於瑞典和華國有時差的關係,瑞典那邊在公佈今年克拉福德獎得主的時候,華國這邊都到晚上十點多鐘了,很多人都睡了,所以網上相關的討論熱度反倒還沒有國外高。

而此時瑞典皇家學院克拉福德獎的負責人口中所提到的格里戈裡·佩雷爾曼,也是數學界一位神人,這是一位出生於1966年的俄羅斯猶太人數學家。

格里戈裡·佩雷爾曼於2002年11月的時候,在他在預印本文獻庫發表了一篇文章,這是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他的這些文章證明了幾何化猜想,這個猜想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龐加萊猜想,也就是說他證明了龐加萊猜想。

龐加萊猜想是由琺國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一個猜想,其猜想內容為: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閉的三維流形就是一個有邊界的三維空間;單連通就是這個空間中每條封閉的曲線都可以連續的收縮成一點。

或者說在一個封閉的三維空間,假如每條封閉的曲線都能收縮成一點,這個空間就一定是一個三維球面。

後來,這個猜想被推廣至三維以上空間,被稱為“高維龐加萊猜想”。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許多專家們當時都認為,龐加萊猜想的解決很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弄清楚宇宙的形狀。

龐加萊猜想還被稱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又稱千禧年大獎難題)之一,這七大難題是七個由美利堅克雷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公佈的數學猜想。

根據克雷數學研究所定的規則,任何一個猜想的解答,只要發表在數學期刊上,並經過兩年的驗證期,解決者就會被頒發一百萬美元獎金。

後來在2004年斯傑克洛夫數學研究所推薦佩雷爾曼當選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但是被他拒絕了,而且他不僅拒絕了這份推薦,還在次年辭掉了該研究所的職位。

從此以後,佩雷爾曼便人間蒸發,不知蹤跡。

2006年8月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國際數學大會上,國際數學聯合會決定將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授予佩雷爾曼。

然而,面對這巨大的榮譽,佩雷爾曼依舊選擇了拒絕,而且他也拒領“千禧年數學大獎”的那一百萬美元獎金。

正是他這一系列的舉動,也讓許多學者和普通人對他欽佩有加,稱他為數學界的奇人,真正的數學研究者。

不過,周明的情況和這位佩雷爾曼就完全不一樣了,人家是直接拒絕獲獎,周明是有事不能去現場領獎,而不是拒絕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