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周明確定好時間,31號去金工大進行一場學術講座,正好31號之後就是2016年的1月1號,這天也是星期五,和雙休連在一起就是三天假了。

趁著這元旦三天,周明也正好可以和沉清秋一同在金陵好好玩玩。

而周明去南開進項學術講座是在明年的1月4號,到時候三號晚上沉清秋回宿舍,周明就可以直接去津沽,第二天直接去南開大學進行第三場學術講座。

到時候等結束了津沽的講座後,周明便可以直接回科大,5號去參加頒獎典禮,拿那一百萬塊錢。

“不錯,這個行程表安排的很妥當。”最後,周明還挺滿意自己的這個安排的。

29號上午,科大報告廳內。

這是周明第一次正式以演講者的身份坐在這報告廳最前面的講臺上,以往他都是坐在下面的聽眾。

看著下面那一排排坐滿了人的座位,周明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心情。

這些前來聽學術講座的人中,有許多都是科大數學科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一部分上午沒課的本科生。

除了數院的人外,還有許多學生都是其他學院前來瞻仰周明風采的學生。

“科大的各位老師同學你們好,我們科大數學科學院的周明教授,我這次的學術講座主題講的是我前不久關於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我想關於我證明孿生素數猜想這件事,你們數院的大部分學生和老師應該都已經聽過說過了。其他學院的可能不太關注數學這方面的事情,可能不太清楚,不過我也就不再具體的介紹了。

這次的講座,其實就是將我的證明過程更簡略的和你說一說,雖然我儘量簡略了一些,但數學畢竟是一門有門檻的學科,有些人可能依舊聽不懂。

聽不懂也沒關係,你們能聽懂多少就聽懂多少。

好了,多餘的話我也就不多說了……”

周明坐在報告廳前面的一張椅子上,開啟了自己電腦裡面的PPT,這不是專門針對各個數學教授們的報告,而是一場主要針對學生的講座,所以周明能用到黑板的機會也不多。

如果是專門和一些數學教授們做關於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報告,那今天周明就不需要準備PPT了,只需要一個黑板和幾支粉筆以及一個黑板擦就行,其實這也是數學報告最簡單的方式,做PPT反倒會麻煩許多。

“……P1=2,P2=3,P3=……

……這裡用到了拓撲學的方法,它是根據澤爾貝格透過拓撲學方法對篩法進行了改善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補充……

……這裡根據已經在2013年被徹底證明了的三素數定理,每個大於等於9的奇數都是三個奇素數之和,每個奇素數都可以重複使用,來運用……”

“好了,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周明的這場學術講座講了大概有兩個小時,等他將PPT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這場講座也差不多結束了,現在剩下點時間就是等著看下面的學生和老師們有沒有提問的,如果有提問的,周明就解決一下他們的問題。

如果沒有提問的,這場學術講座就算結束了。

周明剛一說完有沒有人要提問的時候,下面就有好幾個人舉起了手,周明掃視了一眼下方舉手的人,當他看到一個學生後,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嘴裡也發出了一聲輕咦。

嗶嘀閣

“那位穿白色上衣短頭髮的男同學,你有什麼疑問嗎?”周明將那名學生喊了起來。

隨著這名被周明喊到的學生站起身,報告廳裡其他人也紛紛轉頭,將目光放在了這名學生的身上,當他們看到被周明喊到的這名學生時,臉上也都是先露出了驚訝和好奇之色,之後又是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來,被周明叫到的這名同學看起來比其他學生小許多,就好像是中學生一般,這也是那些人看到這位同學之後臉上露出好奇與驚訝之色的原因,而他們之後很快又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是因為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名看起來不像大學生的大學生應該是科大少年班的同學。

這位被周明叫起來的同學,正是周明之前在少年班幫住院的牛老師代數學分析課時認識的一位同學,他叫柯學。

在周明代課的那段時間裡,這名年僅15歲的柯學同學倒是給周明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每次周明的課一結束,他都會有問題詢問周明,就周明的瞭解來看,他絕對是今年少年班新生中最聰明的一位了。

“老師,你剛才提到的那個……”柯學站起身後,不卑不亢地對周明提出了好幾個問題。

而周明也給柯學一一解答了前面幾個問題,不過對於柯學提到的最後一個問題,周明則對他說道:“你這最後一個關於三素數定理而衍生出來的問題涉及到哥德巴赫猜想,這個問題現在還沒人能解決,我也不知道答桉。”

哥德巴赫猜想其實分為兩種,一種被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一種被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

強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它也被稱為“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是現在常見的猜想陳述。

而弱哥德巴赫猜想,則是“任何一個大於7的奇數都能被表示成三個奇質數的和”,它也被稱為“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被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是因為如果能證明“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那麼這個“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對的。

但是如果反過來,就算你能證明了“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也不能證明“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

2013年5月的時候,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研究員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發表了兩篇論文,宣佈徹底證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但強哥德巴赫猜想現在依舊還停留在1966年陳景潤證明的“1+2”上。

回答完柯學的提問後,周明又一一將那些有問題的人都喊道,並回答了他們的問題。

到此,這次學術演講這才算結束。

報告廳裡的學生和老師們也陸陸續續慢慢走出報告廳,他們一邊走一邊嘰嘰喳喳地聊著剛剛聽的的事情,他們有的在討論著自己的疑問和對於這個證明的想法,有的則是在討論周明為什麼這麼聰明,討論他的學識問題,還有的則是在討論周明的八卦問題,總之他們各有各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