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發話(10/10)(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旦真讓他們做到這一點,那麼大豆的生產成本對他們來說就會再次降低,這對他們是好事,但對於那些被他控制了大豆產業及價格的國家來說,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因為這代表著那些被他們控制了大豆定價權的國家,將會更難奪回國內的大豆產業。
而就憑他們四大糧商在華國做的那些事情,有了超級豆,華國是不可能讓他們繼續控制華國國內的大豆市場的。
2001年華國對外開放大豆市場的時候,外資企業不斷湧入華國國內,跨國巨頭開始染指華國大豆業。
到2004年的時候,在遭遇國際投資基金的瘋狂打壓後,華國中小型大豆加工企業和本土榨油企業不堪承受負荷,紛紛宣佈破產,被外資低價兼併。
2008年,華國90多家國內主要榨油企業中,64家已變成外資獨資或合資,他們已經控制了華國85%的實際加工總量,大豆定價權基本旁落。
一旦華國國內大面積推廣了周明的超級豆,那麼國內的大豆成本和價格將會比國外轉基因大豆低許多,四大糧商對於國內大豆的控制權便會鬆動,最後大豆的定價權也會迴歸。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科技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我們查到,這個周明其實一直都對生物有研究,去年他被科大聘用前便是金陵工業大學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的。
後來他雖然成為了科大數學科學學院的教授,但他當時同時也是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所在系是神經生物學與生物物理學系。”
說話的是一位穿著西服的年輕人,這人看起來不過才三十多歲,帶著一副近視眼鏡,倒和那葛仁不一樣,他有著一副亞洲面孔。
聽到終於有人開口說話,葛仁滿意地看向說話的這人,這人他有印象,他叫張鴻暢,是前幾年才招進來的。
這個張鴻暢能力十分突出,進來嘉吉的時候便是以中層管理人員被招進來的,進來嘉吉短短几年便升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葛仁看向張鴻暢,滿意地點了點頭,示意他接著說。
“不過,周明博士畢業從開學到拿到畢業證、學位證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
而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他更是隻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兩項實驗,並且寫成了兩篇論文,這兩篇論文都在後來登上了《自然》期刊。”
當張鴻暢說到這裡的時候,葛仁忍不住開口詢問道:“是哪兩篇論文?”
“這兩篇論文分別是【人類皮質神經元中增強的樹突分隔】和【神經損傷後自然殺傷細胞退化完整的感覺傳入】,都屬於神經生物學範疇。
另外,他之前還發表過關於生物的論文有刊登在《細胞》期刊上的【幾種新型的細胞培養方法】,刊登在《自然》期刊上的【用貝葉斯推理計數生物分子】。
前段時間,他還有一篇刊登在《科學》期刊上的【蛋白質結構預測演算法研究及蛋白質設計應用】,這是人工智慧與生物相結合的領域。”
張鴻暢又接著說道,這些都屬於公開資訊,算不得什麼機密,只要平時有關注周明的,便能很容易就知道這些,就算平時不關注周明,去網上搜一搜認真瞭解一下也能知曉。
其他人差不多都是老外,他們以前學的專業既不是生物也不是人工智慧,更沒有數學專業的,他們都是金融投資這一行的,對國內學術界的事情瞭解的也並不多。
因此雖然有人也聽過周明的名字,但他們對周明的事情瞭解的卻並不多。
就是不知道嘉吉的這位張鴻暢是因為什麼原因,知道周明這些事情的。
在張鴻暢說完這些之後,葛仁再次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張鴻暢所說的這些依舊沒有提到農業方面,更沒有提到大豆,也沒有肯定地說鮮花社的訊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因此,葛仁很快又板著臉,看向其他人,對他們說道:“除了這些呢?沒了?
從張鴻暢所說的這些資訊來看,這個周明的的確確是個天才,但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不是他是不是天才的問題,而是他這次的超級豆的事情。
他之前的研究領域雖然也涉及到了生物領域,但是並沒有涉及農學方面,為什麼他會突然有大豆的相關研究成果?而且還是這麼震撼的成果,這一點是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
“說到農學方面,確實還有,不過這些都是周明去年建立的未來科技公司的實驗室所出的成果,不是周明的成果。
這個未來科技公司後來改名為了未來生物科技公司,與前段時間很火的未來智慧科技公司都是周明開的。
至於未來科技公司關於生物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哪些,這一點因為他們公司研發的速度實在太快,到現在其在生物方面的成果應該已經有一百多項了,具體多少我也沒有詳細瞭解過,所以並不是很清楚。
而且他們的研究範圍涉及生物的各個領域,既有治理水汙染、土壤汙染、大氣汙染等環境保護方面的,也有關乎人們衣食住行的,還有工業方面的。
農業方面,他們也有涉及,其中就有關於玉米、紅薯以及各種家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