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這次也來了,你們看。”

一旁說話的是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安德魯·懷爾斯,他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還朝著一個地方指了指,從他接下來的話裡可以看出來,這位大佬對於當今數學界年輕一輩還是有很多關注的。

“還有伊郎考切爾·比爾卡爾,他證明了法諾代數簇的有界性以及對極小模型理論的貢獻這一點其實也可以爭一爭下一屆的菲爾茨獎了。

另外,意呆利的阿萊西奧·菲加利為最優運輸理論及其在偏微分方程、度量幾何和機率中的應用做出的貢獻也可以爭菲爾茨獎。

不得不說,近幾年數學界好像又重新煥發生機了,這一出就接連出了不少的好苗子,下一屆除了周明外,其他人應該都還不能百分百確定是不是能拿獎。

就是不知道下一屆的菲爾茨獎能有幾位獲獎者,這樣一看還真是挺期待的。”一旁的安德魯·懷爾斯繼續說道。

……

眾人的討論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周明就穿著一身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的衣服走進了報告廳。

周明這一身穿著打扮,完全不像是前幾天大熱的未來智慧科技公司的老闆。

不過,周明身上雖然沒有老闆的氣勢,但卻有著學者的氣勢,倒也符合今天的場景。

報告廳裡的眾人雖然沒幾個面對面的見過周明,但卻都見過周明的照片,知道周明長什麼樣。

所以,在周明走進報告廳後,原本有些嘈雜喧鬧的報告廳裡立刻就安靜了下來,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望向了剛走進報告廳的周明。

走上演講臺,周明的身後是黑板,身前是放著粉筆的講臺,他面帶笑容地掃視了一眼坐的滿滿當當的報告廳。

此時的報告廳裡不僅原本已有座位的地方都已經坐滿了人,就連過道上也都擠了不少人。

那些擠在過道的人,前面有的是席地而坐,有的是蹲著,而後面的則都是站著,總之都能想到辦法看到前面講臺上的周明。

“大家好,我是華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教授周明,我很歡迎並且非常感謝大家能來參加我今天舉辦的這場關於哥德巴赫猜想證明過程的學術報告,有的朋友更是不遠萬里趕來的,我十分感謝。

相信來這裡聽報告的學者對我,至少是對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我寫下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完全論證過程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

我也就不再做過多的自我介紹了,我就先簡單說一下我對於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事情。

在這次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中,我用到了許多經過改良的數學方法,比如改良過的篩法和改良過的圓法,以及改良過的一些其他方法……。

大家完整的看過一遍我的證明過程的話,應該能夠很簡單的就看出來我所使用的的這些方法不僅僅能夠用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用在其他非解析數論領域也是可行的……”

周明站在講臺上神情自若地簡單說明了一下自己的身份,以表示自己是今天這場學術報告的彙報人,並同樣簡單說明了一下哥德巴赫猜想的大體內容。

說完這些後,周明的這場學術報告這才算是正式開始。

噠噠噠、噠噠噠……

學術報告開始,報告廳裡很是安靜,粉筆在黑板上發出的像是電報一樣的噠噠聲整個報告廳裡的人都能很清楚的聽見。

“……=(1+2∈)/logx∫……又有稱deg(p為p的次數……”

這一次,周明將證明過程濃縮了許多,不過在場的差不多都看過周明的證明過程了,所以周明整出的這濃縮精華版他們倒也能理解。

“好了,接下來你們可以提問了,我留了足夠多的時間提問,你們可以一個一個慢慢來,不用著急。”周明花了將近兩個小時將這場學術報告的報告內容講完,之後便讓他們提問。

周明這話剛一說出口,現場便有不少人表現出了想要提問的慾望。

“這位教授,你有什麼問題?”想要提問的人不少,周明用手指了指,喊起來一位舉手的。

“提前說一下,其實我要問的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問題,而是你剛剛用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一個改良過的方法……”

被周明點到的這位看起來有很明顯的男性特徵,應該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他戴著一副金屬框的眼鏡,站起身來,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對周明說出了自己想要詢問的問題。

等他說完他的問題,周明有些沒太聽懂,只能對他說道:“您中文不太熟練的話,可以使用英文和我交流。”

一聽周明這麼說,這位看起來有四十多歲的男性學者鬆了一口氣,開始又用英文同周明說了一遍他剛才向周明詢問的問題。

這一次周明聽得倒是很清楚,並解答了這位提問者的問題之後,又對其他人說道:“你們提問的時候如果能說中文最好可以和我說中文,如果不會中文的話,也可以用英文同我交流。

如果你既不會中文,也不會英文,那抱歉,我也不會第三種語言了。”

說完這些後,周明又開始讓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人……提問,直至最後再沒有人想要提問的時候,他這場學術報告才算是完美謝幕。

等周明的學術報告結束,在場的眾人中絕大部分都沒有立刻離去,還有一些記者想要對周明進行採訪,不過他們提出採訪要求後,全部都被周明給拒絕了。

而那些不願意離開的學者們,也都是想著能找個機會親自和周明聊一聊,不過這些人中絕大部分的希望都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