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先是看了眾人一圈:“我今天叫大家過來,不是單純的討論道兵,而是想要開一個碰頭會,講述一下我的新想法。”

“幷州狼騎的誕生,大致分為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呂布用極致的氣血之力,把守護幷州老鄉這個概念給具現化到了現實之中,以金光的形式,出現在眾人眼裡。”

“第二個過程,是這金光飄向四方,眾人與金光互動,接受該理念接受這道金光,也接受了金光之中蘊含的氣血種子。然後,那些老人直接誕生了氣血之力,連帶著人都年輕了不少。”

“而這些幷州狼騎的認可,也給呂布帶來了正反饋。這些時日以來,我一直跟在呂布的身邊,可以明顯感覺到他更強了。”

每多一個人認可幷州狼騎的理念,呂布的實力就強大一分,如今已經有三百多人認可呂布的理念,而呂布的實力比起剛突破之時,至少強大了一倍。光是氣血總量上面的變化,就非常顯著。

那要是有三萬人認可呂布的理念呢?

他是不是直接原地化為魔神,擁有摧山斷嶽之能?

如果這個數目化為三百萬,是不是可以原地擔山挑海?愚公移山還得請山神,而到了呂布的地步,直接原地把大山給搬起來移走?

如果這個數目增長到三個億呢?

要知道,現實之中大夏的人口可是有著十四億的,如果某個概念,獲取了十四億人的認可,然後,該概念成就超凡,超拔而出,這又是一種什麼級別,什麼層次的力量?

就算是所謂的二次元姑娘,如果能獲得十四億人的認可,也能直接從二次元降臨現實吧?

如果到了這一步,能否進一步解析虛界由虛化實的原理?如果搞清楚了虛界由虛化實的原理,這對未來的影響簡直是難以估量。

當然,這很困難,不可能一步到位,但越是困難,就越是有挑戰性,解決之後,收穫也就越大。

“守護幷州不被草原侵襲的概念不斷的獲得眾人認可,然後眾人的認可,又反饋到了呂布的身上,加強了這個概念的存在。眾人因此而成就超凡,呂布也因此而實力大進,幷州狼騎這支道兵,也因此越發強大,這就是一個正面迴圈。”

唯有哪天呂布扛不住了,或者呂布的行為、幷州狼騎的行為,偏離了當初的初衷,才會導致幷州狼騎開始衰落。

但是在呂布扛不住之前,在幷州狼騎的行為偏離守護幷州這個大概念之前,幷州狼騎肯定會進入一段高速發展階段。

“呂布靠著氣血之力,把守護幷州不受草原侵襲這個概念具現化,那麼我們能不能想辦法也整出來一個概念,一個全民都認可的概念?”

“比如公平?公正?”

“你的想法很危險,你這是在造神啊!”白墨嘴上毫不留情的批評道,不過眼睛卻一片火熱,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表情:實在是太刺激了!實在是太好玩兒了!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造神?也可以這麼說吧,反正最初之時,神不就是人們對於天地自然之間的某些規則,或某些概念的認知嗎?”林二直接說道。

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很多年輕人對於神的印象,就是某個具體的神靈,這個神靈有多麼強大的法力,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

但其實,神這個字最初誕生之時,就是用來形容人們不理解的某些自然現象,也是很久之前的古人,對於天地自然中的某些規則的認知。

老子曾經說過:我不知道這玩意兒到底叫啥名字,所以,為了更好的描述,我就人為的給這玩意兒起個名字,叫做道。

從此以後,道這個概念就慢慢的被世人理解。

而神的誕生,和道也有些類似。

我不知道這個自然現象或者天地規則叫什麼,所以,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做神!

抬頭看到了天,我不知道天到底是什麼,所以我稱之為昊天上帝,民間更是俗稱老天爺!

然後,就有了天帝崇拜。

低頭看到了地,我也不知道地到底是什麼,所以我稱之為后土,稱之為社稷。

白天看到了太陽,我還是不懂,所以就下意識的覺得,有一個太陽神在管理著太陽的一切。

於是,就有了較為原始的太陽崇拜,以至於許多民族的早期歷史之中,領袖往往身兼太陽神的神職,比如炎帝他老人家。

他既是部落的首領,也是嘗百草之人,還是眾人公認的太陽神,可能是太陽神本人,也可能是太陽神在人間的化身。

“古時,人們根據對天地自然的認知,祭祀天地之時,天地為第一檔,為至高信仰。”

“接著是第二檔的祭祀,也就是對天地之間各種自然現象的認知所帶來的諸多神祇,可以是日月星辰,也可以是地水風火,總之,本質上講,第二檔的祭祀,就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知。”

太陽神代表人們對太陽的認知,太一神、帝俊、炎帝、羲和、金烏、扶桑神樹等等,這都是對太陽的認知。嫦娥、望舒、玉兔、常曦、月桂,這都是人們對月亮的認知。

人們崇拜畏懼火焰,便有了火神祝融,人們對於水的認知,更是產生了天地水三元,以及水神共工等一系列信仰。

“至於第三檔,則是歷代以來,受到了朝廷敕封的前輩先賢,各種大賢位列其中,比如孔子,還有武廟十哲等先賢。”

至於三清在哪兒?佛陀在哪兒?

這個說出來就有些尷尬了,他們都是小圈子圈地自萌產物,出這個小圈子,就沒人承認,朝廷更不可能公然宣稱三清或者佛陀是至高神,然後號召全天下的老百姓、讀書人、世家都去拜三清、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