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戲志才煉神有成,修為上來了,終於不缺吃喝了,可由於個性強硬,堅決不投靠任何世家,所以也沒什麼官兒做。

一直到如今,戲志才也堅持不穿華服、堅持每天穿粗布麻衣、堅持拒絕和世家同流合汙。

“嘿嘿,那些人可沒法起步就是郡吏,更沒法起步就是縣令,他們既不認識兩千石大員,也沒有貴人賞識,甚至都沒條件讀書,除了一條爛命之外,還有什麼珍貴的?”

“所以,他們為了出人頭地,要麼投靠世家,成為世家的爪牙,要麼就參軍,在軍隊中出人頭地。他們此刻前來洛陽,又有什麼錯呢?難道普通人就不能追求出人頭地了?”

聽到這裡,陳登當即就要反駁。

不過,不等陳登開口,荀彧就及時的轉移了話題:“第五回臥龍雖然並未出山,卻向董卓提了三策,還向他舉薦了一位友人。”

陳群也附和了起來:“是啊,臥龍詢問董卓,到底是想要整個天下,還是想要榮華富貴。”

“董卓說當年他還是一個良家子的時候,最大的夢想也就是當上當地太守,帶著西涼騎兵,保護家鄉不受羌人劫掠而已。”

“而當他成為邊地太守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已經變成了成為改變關西士人被關東士人看不起的現狀。”

“而當他廢立天子,成為太師之後,最大的夢想,已經變成了掌控天下。但他也知道,掌控天下難度太大。”

“誰知臥龍哈哈一笑,就給他提了三策,其中第一策是榮華富貴,代代不絕。”

說到這裡,陳群的臉上就滿是欽佩之情。

“在我看來,這第一策就是真正的上策。這上策說,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室之天下,要用天下為公的大義對抗劉家的自私……”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這句話衝擊太大!

在此之前,大漢朝的普世價值觀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甚至,在漢武帝之前,大漢朝的普世價值觀是聖天子高高在上,絕不會錯,如果你覺得聖天子錯了,那麼一定是你錯了!一定是你有問題!

如果全世界都覺得聖天子錯了,那麼錯的就是世界!

聖天子,永無過錯!

只可惜,漢武帝因為種種騷操作,直接逼得全國上下都反對他,就差全民皆反了,無奈之下就只能釋出罪己詔。

神聖性沒了!

天子身上的神聖性開始削減,但即使削減到了今天,天子也依舊是很神聖的,只是神聖性沒有那麼強了。

大概要等待五代武夫們登場的時候,當武夫們喊出了那句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的話之後,才徹底把天子身上最後的神聖性給撕下來。

至少在此刻,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這句話,還是非常有衝擊感的。

沒有良心計程車人,可以閉著眼睛說,這句話是謬論,但有良心計程車人都會展開思考,思考天下到底是老劉家一家的,還是全天下的。

可是這種問題,能思考嗎?

誰敢思考這種問題,誰就是天字第一號大反賊!是漢賊!

被朝廷逮住了,是要殺頭的!

“臥龍的上策,說穿了就八個字:君主立憲,貴族共和。”

“按照臥龍的想法,董卓將透過冊封的方式,再造一個貴族團體,所不同的是,這個貴族不再是過去的軍功貴族,而是世家、豪強、軍功團體三者共同組成的貴族團體。”

“到那時,打著天下為公的旗號,拉攏世家、貴族進入貴族議院,與三公九卿等朝廷高層共商國是。”

“從此以後,但凡朝廷大政,都必須經過貴族議院的批准,必須有半數以上的貴族代表批准才可推廣。”

“這是從制度上確定世家的地位,和前面的術不一樣,這是道啊,起碼也是法的層次。”

道、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