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丹陽真人的煉丹房,而丹室中間放有一個紫黑色的煉丹爐,經過再三思考,吳邢決定先拿辟穀丹練一下手,

辟穀丹比凝血丹的煉製手法要簡單一點,用到的藥材也稍微便宜一點,所以就算失敗了,吳邢也沒這麼心痛。

紫黑色丹爐八面都刻有陣法,用於匯聚天地靈氣的作用。底下是一個連線地脈靈火的陣法,用於引入地火進行煉丹。

丹爐中間是一塊火懸石煉製的丹皿,遇火丹皿就會懸浮起來,便於煉丹者控制藥物的提煉,每一個環節丹皿都起到關鍵的作用。

煉丹和煉製藥散不一樣,需要更長時間的火焰凝練藥材,所以要修為比較低的煉丹師一直以靈力生火的,不太可能,這時候就必須要藉助地火。

比如靈寶派的丹塔就建在閣皂山的火山口之上,是其弟子煉丹煉器的地方,山體內部已經被挖空,改造成大大小小的煉丹室和煉器室,煉氣和築基期弟子若想煉丹,煉器,都會到火山上租借一間密室。

而這個煉丹房是丹陽真人專用的,比起丹塔內部的煉丹室更為高階。整個煉丹房除了佈置有牽引地火之陣,周圍還佈置了非常之多防護與降溫的陣法,

所以無論煉丹之時,爐內的溫度升到多麼高的嚇人,房內卻是一片風平浪靜,不會有任何灼熱之感。

而且這紫黑色煉丹爐也是十分珍貴之物,名為‘紫河’,乃赤羽的二爺爺煉器宗師親手打造的,天品頂級的煉丹爐,還配有自動控溫,調節氣壓等等功能,十分的智慧化。

吳邢將辟穀丹的藥材分門別類,一一按煉製順序擺放好後,

第一步,淨爐,將之前的藥渣全部清除乾淨,不能留一絲殘渣在爐內。

第二步,啟動地火之陣,牽引地脈靈火。

這兩步是煉丹前必要的環節。引火成功後吳邢沒有馬上煉丹,而是用神念控制著丹皿,上下左右來回搖晃,一會旋轉一會跳躍.....

吳邢的目的是熟練地掌握好丹皿,這樣才能把握好火候和有利於成丹。這也是丹陽真人教導他的一個小技巧。

一盞茶的工夫之後,吳邢將煉製辟穀丹的步驟背的滾瓜爛熟,再回顧和鞏固丹陽真人教導的技巧,便收起了玉簡。

煉丹的本質,其實就是將一些藥材分解重組,利用高溫凝聚成丹的過程。

當然,這個過程誰都知道,但是真正能煉製出丹藥的卻沒有多少,畢竟成功煉製出丹藥,都要考驗煉丹師在材料調配,溫度掌控,出爐時間等各個方面的能力。

哪怕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出了細微的偏差,都有可能導致整個煉製過程失敗,因此,學習煉丹需要耗費大量的靈能石,只有身家富裕,背景深厚的修仙者才能負擔的起學習煉丹的巨大耗費。

煉製辟穀丹的第一步,就是清洗靈稻,剝掉外殼,研磨成粉,緊接著,清洗元靈果和野土參,割下果肉,第二步,將靈稻粉以及元靈果、野土參陸續丟入丹爐,提煉成丹。

一共兩個步驟,第一步驟十分簡單,就是清洗煉丹材料,處理材料,能否能煉製成辟穀丹,就看第二步了。

吳邢取出一枚拳頭大小的稻穀,將外殼剝掉,清洗乾淨後,用匕首割成小塊,研磨成粉狀,隨後,他取出一枚元靈果和一個野土參,清洗乾淨後,割下果肉和參片,放入靈稻粉之中。

吳邢往煉丹爐的六個龍首上打出六道法決,每個龍首從中噴出一道手指粗細的赤色火焰,聚集在紫黑色丹爐的底部,慢慢的預熱起來。

小半刻鐘之後,紫黑色丹爐已經炎熱起來,散發著驚人的高溫。

吳邢見此,一道法決打在丹爐的鼎蓋上,鼎蓋立即飛起,穩穩的落在了地上,接著,他將靈稻粉末以及元靈果的果肉和野土參的參片先後倒入丹爐。

他單手一掐訣,衝丹爐一指,鼎蓋便一飛而起,穩穩的合上了。

丹爐內,果肉和參片在高溫的烘烤下,在丹爐內化為了幾團汁水,這些汁水跟靈稻粉末混雜在一起,變成了淡黃色的粘稠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汁水裡面的水分慢慢揮發了,剩下的都是精華。

一股淡淡的藥香之氣從丹爐之中飄出。

吳邢見此,手上法決一變,龍首噴出的火焰驟然漲大一倍不止,滾滾烈焰淹沒了丹爐。

一刻鐘過去了,香氣越來越濃郁。

吳邢體內的法力消耗大半,但他不敢有絲毫放鬆,他希望能堅持到丹藥出爐。

半刻鐘之後,“砰”的一聲,吳邢面前被滾滾烈焰淹沒的黃色丹爐冒出一股黑煙,隱約還夾雜著一股焦糊的味道。

吳邢見此,眉頭挑了挑,手中法決一收,丹爐四周的火焰頓時憑空潰散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