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就是自古以來,修道之人對於昇仙的渴望。

自踏入修道界以來,吳邢修煉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解決自己的欲神問題,而遙遠的他就沒去想了,他覺得能夠修煉就已經非常幸運了,至於能不能達到那至高的境界,吳邢並不奢求。

而槐老還在繼續滔滔不絕地講著仙人的境界,並開始引經據典的介紹道

“魏晉王朝時期的道家典籍中《抱朴仙·內篇》第二卷“論仙”裡就有寫道:

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遊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

就通俗的講,天仙是將肉身蛻凡一齊昇仙,地仙則是儲存肉身但是不升仙,而最後的尸解仙則是肉體滅亡,靈識成仙。

而在先秦,能修煉至地仙已經是頂峰了,現在華夏出土的先秦古籍沒有任何記載過有那位修仙巨擘最終能登上天仙之位的。”

不僅如此,吳邢翻看阿佔佐的神魂記憶,發覺他也對這些有著非常之深的研究,他還發現了更早的典籍《上古仙術秘庫》中有著對仙更詳細的介紹。

接著,吳邢便順著槐老的話說了下去:

“槐老,其實還可分的更細,仙可分五等,”

第五等【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迴,又難返蓬瀛。

第四等【人仙】—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第三等【地仙】—得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為陸地遊閒之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中乘。

第二等【神仙】—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神仙悟得大道,登上大羅天,解脫無累,隨時隨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間,任意寄居。神通廣大,又被稱為大羅神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上乘。

第一等【天仙】—由於神仙厭居三島,傳道人間,道上有功,人間有行,與造物同參,經萬古而不朽,及其一旦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乃為五仙仙品中之無上上乘。

而《抱朴仙·內篇》裡所說的尸解仙,應該說的就是最低等級的鬼仙,

這個最低等級的仙,估計也是許多修道之人一生的追求。

這本《上古仙術秘庫》是阿佔佐一脈的師門典藏,從很久之前便傳承下來,裡面記載了許多成仙秘史與神鬼亂談,他猜測可能是先秦之前的仙戰七國,甚至更加久遠的玄商仙朝的古籍。

現在出土的仙戰七國以前的古籍,能流傳至今的非常少,還有很多在群雄爭霸,暗流湧動的年代便流失了,不過卻有著修道歷史典籍中提到了神仙,天仙,甚至大羅天仙,還有...仙帝。

吳邢以前看到的時候,也以為就是神話傳說而已。而現在才知道,原來真的有仙,還也分境界,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

並且不同境界的仙,差別是真的大啊。

聽到吳邢說的內容後,槐老愣了一下,便立刻追問道:“這些東西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這本古籍連他沒有聽過,裡面對於仙的境界,居然比他知道的還詳細,這讓他十分驚訝。

“是阿佔佐的師門典藏《上古仙術秘庫》裡記錄的,槐老你這裡沒有這本古籍嗎?”

吳邢一直以為槐老無所不知,認為武禁所的資料庫應該也有這本古籍啊。

“咳咳...可能是老夫忘記了,吳邢,看來以後你還是得找機會去阿佔佐的府邸,把這些典籍帶過來才行,這些東西放在他那裡太浪費了。”

“好的,槐老!”吳邢爽快的答應下來,阿佔佐的金蟬寺裡,可不止這些修道的典籍,還有很多制蠱藥的秘籍,他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