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王熙鳳串門,妙玉蹤跡現(第1/4頁)
章節報錯
林府。
林如海親自送賈芸出門。
“子正,你回去後,也琢磨琢磨,不管朝廷如何變革,咱們心中卻要先有成算,等我這幾天忙完後,再和你細談。”
賈芸拱手回道:“行,晚輩回去後多方收集一些文件,再作思慮。”
兩人寒暄之後,賈芸也不再停留,翻身上馬,告辭離開。
根據林如海所說,他回京後,有很大可能將會到戶部或吏部任職。
賈芸則建議他,能去吏部,就儘量去吏部。
常言道:治國先治史,吏不廉平,則治道衰也。
吏治清廉,則國泰民安!
吏治腐敗,則國破家亡!
所以林如海要想在皇帝今後的施政班子中佔據重要分量,最好是去吏部。
不是說戶部不好,但相比吏部,戶部不但人員成分複雜,而且想做什麼事也較為被動。
畢竟戶部掌管著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和財政收支,相當於朝廷的錢袋子。
因此,不管是哪方勢力,都想在戶部摻上一腳。
油水足是一方面,戶部有人好辦事也很重要。
但國庫有錢的時候,戶部官員的腰肝,才可以挺的直。
銀子越多,在朝堂上,自然越有說話的分量。
問題是現在的朝廷千瘡百孔,國庫更是空得連老鼠都沒有。
外加戶正面臨追繳積欠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林如海能儘量不去摻和,就不要去摻和。
免得陷入其中,做不了實事不說,搞不好還遭了別人的暗算,替人背鍋。
吏部則不同。
雖然到吏部當官,想要有所作為,肯定也會得罪人,也會有多方掣肘。
但史部畢竟掌握了相當一部分人事實權。
尤其是對中低階官員的任免,吏部的操作還是非常關鍵的。
有了實權,就能主動的做許多的事。
在政治實踐中,最主要的兩項權力,一個是人事權,一個是財權。
相對於人事權,財權和財力都只是手段,是為履行特定事權服務的。
所以只要掌握了人事權,想要有所作為,不管有多大的阻力,至少還可以掙扎一下,而去了戶部,則沒了這方面的便利。
正因為如此,所以賈芸才勸林如海最好去吏部當官。
這對林如海來說,不但是一次挑戰,更是機遇。
“駕!”
賈芸騎馬揮鞭迎風前行,在雪地上奔走回家。
“轟隆隆!”
一群護衛簇擁跟隨,密密麻麻的馬蹄濺起萬千雪泥,揮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