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圍爐笑談,家長裡短(第1/3頁)
章節報錯
正說著話,林黛玉、襲人、媚人、秦可卿等人結伴而來。
四人披著白潤色的狐皮披風,人手捧一隻小手爐,嬉笑著說話,腳步輕快。
四人帶著一股寒氣進屋,讓各自丫鬟取走披風。
林黛玉見賈芸也在,笑著說:“剛還唸叨你,沒曾想你躲這兒來了!”
“我也沒躲啊,唸叨我什麼事兒?”賈芸笑問道。
林黛玉搖頭道:“沒什麼事兒。”
賈芸見她不願意說,也不追問,知道這丫頭有時候古靈精怪不好惹。
秦可卿坐下,將小手爐放到一旁,伸手在火盆上烤了烤,笑著說:
“今兒一大早,妾身就著人將各房裡的火炕燒上了,不過長久不用,怕是要再等幾天才能搬上去。”
“主要是今年這大雪來得急,昨個兒還好好的,今兒就有三尺積雪了!”
薛寶釵道:“火炕不急著用,大家都堅持三五八天,等炕徹底燒好了再搬,莫因一時便利,受了地氣,在這大冬天生了病,就得不償失了。”
“是這個理兒,這房子是新的,火炕也是新的,多燒幾天沒壞處。”襲人附和道。
賈芸道:“還有在燒火盆和使用薰籠時,也要注意,咱們雖然燒的是銀霜炭,卻也不要將房間關的太死,免得出現意外。”
古代較早的熏籠均為陶瓷燒製。
皇宮內大殿、書房、內寢皆置高達三四尺的巨大燻爐。
多為掐絲琺琅等景泰藍的精品,也有鑄銅鎏金、鏨刻精美的極品,彰顯豪華高貴的皇室氣派。
文人雅士,也多喜歡在書案上陳設造型各異、紋飾典雅的香薰爐,以營造怡性逸情的高雅意境。
賈芸說的熏籠,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籠,一種烘烤和取暖的用具。
可薰香、薰衣、燻被。
大的熏籠,人還可以或躺或坐在上面取暖,頗受家裡姑娘喜歡。
可以坐人的熏籠,一般用較粗的竹竿或木料做成,形制多為方形,又稱之為火箱。
在冬天,丫鬟們守夜,大都使用火箱禦寒。
林黛玉笑道:“往年一到冬天,我就極怕冷,今年倒好,或許是身子強健不少的緣故,雖也覺得冷,卻並不害怕。”
媚人接話道:“咱們幾個都一樣,就沒有冬天不怕冷的,現在之所以這樣,不也因為他麼……”
幾女都同時看向賈芸,然後嘻嘻笑了起來。
大夥兒都心知肚明,賈芸在她們體內留的那股子氣流,能夠改善她們的體質,預防各種疾病,好處很多,她們早就感受到了。
不多一會兒,平兒也來了,見王熙鳳院兒裡這麼熱鬧,有些詫異。
因這會子人多,她也只是將裝著銀票的箱子,抱到臥室藏了起來。
沒急著和王熙鳳和賈芸彙報香料鋪子裡的事。
等平兒從臥室出來,林黛玉向她招了招手,說:“平兒姑娘快來我這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