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中。

巡捕營百戶以上人員聚集在一起,開總結大會。

原本兩萬八千人的巡捕營,只有兩萬六七多人了。

也就是說,這次圍剿匪賊行動,傷亡了一千多人。

相比起戰績,這點傷亡人數倒也不會太過難堪。

“此次行動,歷時四十八天,傷亡一千六百七十四人,殺敵兩萬餘人,俘虜八萬餘人……”

“繳獲戰馬四千餘匹,糧食三十多萬石,金銀二十八萬餘兩,古董珠寶若干,刀弓等兵器若干,火器若干……”

“……”

各種資料匯總後,賈芸大致在會上唸了一遍。

可以看出,北直隸境內的這些山匪,還是挺富的,估計過路商旅沒少遭殃。

賈芸記得原著中,薛蟠就曾帶著商隊,被山匪抓走過,好像還是柳湘蓮去救他出來的。

會議繼續進行。

接下來就是對人員的賞罰了,該升官的升官,該降職的降職。

這也不是賈芸一個人說了算,畢竟巡捕營中,不但有太監監軍、錦衣衛監軍,同時也有兵部和督察院派來的監軍。

這支部隊畢竟是京城重要的武裝力量,雖然由賈芸提督,但必要的監視也是不能少的,要不然別說朝廷不放心,連皇帝也睡不著。

所以,有這些各方勢力的監軍在,統計戰功等方面,是作不得假的。

比如柳湘蓮,這次就讓賈芸直接一擼到底,從千戶成了大頭兵,今後能不能官復原職,就要看他的表現了。

這次行動,損失最大的估計就是柳湘蓮了。

他不但沒有撈到戰功,反而丟了官職,將會大大延緩他恢復家族榮耀的步伐。

其他人也一樣,有升有降,都是賈芸綜合了各方匯總的資訊,再上報兵部批下的。

賞罰完後,會議任然繼續。

接下來就是各級官員作彙報和總結,討論得失。

這是個細緻活,一直進行了三天,才結束。

時光悠悠,轉眼到了九月末。

巡捕營剿匪行動正式結束,同時也全軍拔營,離開小石灘,移軍城外西南部豐臺。

從今以後,巡捕營將改名為豐臺大營,最高長官是提督。

提督由皇帝親自挑選任命,內閣和兵部也不得插手。

第一任提督,自然是賈芸了。

他將卸任巡城御史之職,卻任然是監察御史,受皇帝指派,以正七品監察御史的身份,暫時提督豐臺大營。

至於為什麼賈芸沒升官,原因很簡單。

不管是賈芸自己,還是皇帝,都在等他有了進士功名後,再行升賞。

這對賈芸來說,才能將好處最大化。

豐臺大營將會繼續擴軍,提高步兵、騎兵和炮兵等兵種的機動作戰能力強,兵力擴充到三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