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羽翼!為戰而生!為戰而亡!”

“護我河山!血不留幹!誓不休戰!”

“戰!戰!戰!”

“殺!殺!殺!”

“……”

軍營中,黃塵滾滾,熱血沸騰,殺聲響徹雲霄!

兩萬多人的巡捕營,從各方匯聚而來,在經過幾天的考核後,終於正式成軍。

今天,他們就將被派出去開始剿匪了。

軍帳中,賈芸看著掛在牆上的北直隸地圖,沉吟不語。

北直隸相當於後世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地區。

為區別於直隸南京地區的南直隸,亦稱北直隸,簡稱北直。

北直隸下轄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大名府、廣平府、永平府、宣府、延慶直隸州、保安直隸州,共九府二州。

要在這麼大範圍內剿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然而正因為不容易,所以才能證明巡捕營的真正價值。

要是太過容易,誰都能輕而易舉將那些匪徒給剿滅了,又何談政績和軍功?

北直隸一帶響馬盛行,地方官無可奈何,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這些響馬盜賊集團,由所謂的綠林好漢組成馬隊。

經常在道路上劫掠過往客商,然後四處逃竄。

真正的“響馬”是有馬的。

而且在劫掠之前,先會放響箭為號,所以稱為“響馬”。

後來漸漸的,民間就將所有的強盜土匪都統稱為響馬。

官府最多也只能壓制這些勢力,而無力徹底根除。

畢竟古代官府的統治能力實在是有限。

在有些自然環境惡劣,經常受到水旱災害的地方有時甚至會出現“家族式土匪”,甚至全村為土匪的情況。

有的時候這種團伙歷史竟然達到數百年。

翻一翻有些地方(尤其是山區,黃泛區,或者邊塞)的地方誌,這種事情層出不窮。

這次剿匪,將由巡捕營擔任主力,錦衣衛從旁協助,提供情報,北直隸巡撫衙門全力配合。

另外戶部、督察院、刑部、兵部、工部,也會相繼參與進來,瓜分功勞。

可見,賈芸能看得到在南直隸境內剿匪是大功,別人也不傻。

由巡捕營頂在前面兒拼命流血,他們在後邊兒做些後勤什麼的,唾手可得的功勞,幹嘛不要?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什麼都不做。

戶部將提供糧草,督察院負責監軍,制約太監監軍,刑部負責量刑。

兵部本來就管著巡捕營,同時還將授斧鉞、下文符、提供軍械、地圖、車馬、統計和核查戰功等。

至於工部,只會在最後過來接收那些犯罪較輕的匪徒,將他們拉去服徭役,勞動改造。

而犯罪嚴重的除了砍頭,其他的都會發往九邊修長城,反正沒有好下場。

很快,原本沸騰的軍營突然安靜下來。

百戶以上軍官,由各衛所指揮使帶隊,來到軍帳中。

這次剿匪行動,在三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

北直隸境內大致有多少土匪,那些土匪的行蹤,早就被錦衣衛摸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