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抄家時,姨娘一般都相安無事的原因。

因為不管從律法來講,還是從家族出發,姨娘都是外人。

說白了,她們只是生育和洩慾的工具。

有孩子的還好,能夠將戶籍轉換成平民。

沒孩子的到死都是奴婢,是可以隨便轉讓和送人的。

李紈含笑道:“說起探丫頭,今兒早上碰到她時,她還說想來你這個侄兒家串門呢!”

賈芸無語道:“她一個姑娘家家的,跑我這邊來幹嘛?”

“呵,可能是她也沒多少地兒可去吧?”王熙鳳淺笑道。

賈芸疑惑道:“我跟賈府有矛盾,很多人都知道吧,她不怕惹的你們府上的人不高興?”

“誰知道她怎麼想的?”王熙鳳癟了癟嘴說。

李紈猜測道:“應該是趙姨娘拾掇的,芸哥兒現在當了官,家裡又有銀子使,探春過來玩兒,稍微能收幾件禮物,也就不虧了。”

“再者說,趙姨娘壞是壞,卻也在為賈環將來作打算,有探春帶著賈環過來,先混個面兒熟,今後說不定就有求你幫忙的時候。”

賈芸皺眉道:“找我幫忙?賈府不是挺威風的麼?幹嘛將主意打到我頭上?”

“要我說,這就是趙姨娘的精明之處。”王熙鳳接話道。

“她能從一個丫鬟,成為一個姨娘,可不光是憑著姿色,聰明勁兒還是有的。”

“趙姨娘估計也是看出來賈府的後勁不足了,等賈環長大成人,估計黃花菜都快涼了,不得早些留條後路?”

“至於為什麼將主意打到你頭上,估計也是有棗沒棗打三杆再說,反正探丫頭一個姑娘家到侄兒家串門兒,也吃不了虧。”

這時,林黛玉插話道:“三妹妹的心思,應該沒那麼複雜吧?”

王熙鳳呵笑了聲,沒說話。

倒是李紈小聲解釋道:“三姑娘的心思雖然沒這麼複雜,但她娘有啊,為了賈環,三姑娘有些事就算不情願做,不也會硬著頭皮應承的。”

林黛玉想了想,沒再多說什麼。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更何況榮國府那種地方,就更復雜了。

薛寶釵問賈芸道:“夫君,賈蓉成親那天,我們家要去嗎?”

賈芸頷首道:“要去的,鬧歸鬧,但面子還是要崩住,不能讓外人看笑話。”

“芸哥兒說的在理,有道是仇人面前滿斟酒,何況大房和三房的關係,也沒到那種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賈蓉成親,芸哥兒是該去的。”王熙鳳抿嘴說道。

賈芸笑道:“說到底,大房和三房的矛盾,源於面子之爭……”

話還沒說完,王熙鳳笑嘻嘻道:“可人不就是活的一張臉面嗎?”

賈芸愣了下,搖頭道:“這話不全對,人這一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臉面而活。”

事業有成,家庭穩定,生活體面,人前風光,這是一個成功人氏的標配。

然而這種生活狀態,只不過是人前而已,真實的生活狀態只有自己才知道。

別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華麗,卻沒能看到自己的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