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縣衙,大堂。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任使需才……慈溪知縣賈芸,為官清廉,屢立奇功……除慈溪知縣,遷任兵部主事,都察院巡城御史, 總督京城巡捕營,欽此!”

前來宣旨的是京城派來的太監和金陵吏部官員。

賈芸高呼萬歲,接旨後,黃師爺趁機給宣旨天使每人百兩紋銀,皆大歡喜。

賈芸手中有兩份聖旨,一份是制書,一份是敕書。

聖旨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詔曰、制曰、敕曰。

三種型別用於不同場景, 以及不同的人身上,

詔書是皇帝佈告天下臣民的文書。

如果皇帝有什麼事情要告訴天下臣民的,這時候就會頒佈詔書,顧名思義就是昭告天下。

制曰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時使用的。

皇帝任命大臣的時候,一般會用制曰,如果要賞賜大臣金銀,或者是給予封號等等,這些都屬於制曰的範圍。

因此制曰一般不用在百姓身上,是皇帝下達給大臣使用的。

敕曰一般也是釋出給大臣的,給大臣加官進爵的時候,就會用到敕曰。

不過敕曰一般都帶有告誡的意思,就是說我現在給你加官進爵,但是希望你不要急功近利,還是要保持謙遜的態度。

其中制曰和敕曰又要著重強調一下。

封號和升官都是屬於皇帝恩賜,但是制曰只用於封賞,如果是官員升遷,就不屬於制曰的範圍。

同理,敕曰是用來升遷的, 同時也起到告誡的作用。

因此接受其他皇恩賞賜的時候,就不屬於敕曰範圍了。

賈芸獲得的制書,除了賞了一件麒麟服外,其他的都是財貨,比如百兩黃金,百萬兩白銀,宣紙、玉佩、東珠之類的。

其中百萬兩白銀,是這次斬殺兩千敵首的賞賜,一枚首級五十兩,全國各地都一樣。

當然,發到士兵手上的,肯定不會那麼多。

比如賈芸給士兵們就是按五兩銀子發放的,這還算是有良心的。

還有一點,這次要不是溫君壽、江松鶴、廖守復等人大力支援,也是領不到這麼多賞銀的,賞銀審查嚴格,很多時候都不被承認,往往能十取一就算不錯了。

所以, 賈芸對溫君壽等人,還是非常感激的。

翌日, 賈芸和新到的知縣作了交接後,就輕裝上陣,離開了慈溪。

當天,慈溪數萬百姓相送三十里。

好些人一路送一路哭,讓賈芸既感動又哭笑不得,這要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死了人呢!

官道上,清風徐來,百馬奔騰,捲起濃濃塵煙。

賈芸一行數百人,全騎著馬,連媚人和麗人也不例外,飛馳在官道上。

騎馬確實比坐車要快多了,剛到傍晚,一行人就到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