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的一場陣雨,使清早的空氣清新怡人。

天空湛藍,又是一個豔陽天,鳥兒在樹枝上用婉轉動聽的美妙歌喉鳴叫輕舞。

晨風拂動,讓人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房間內,薛寶釵正體貼的為賈芸整理舉人冠袍, 目光溫柔,含情脈脈。

賈芸看著被自己滋潤過後的薛寶釵,身上的稚氣清新夾雜著成熟嫵媚,越加美麗動人了。

於是他忍不住狠狠的抱著薛寶釵啃了幾口。

“別鬧,等下你還要去參加鹿鳴宴呢!”薛寶釵微微低頭,臉蛋兒緋紅, 一臉嬌羞道。

旁邊看著的襲人、媚人、鶯兒等女紛紛掩嘴兒偷笑。

賈芸笑呵呵道:“不急, 鹿鳴宴要中午才開席,去太早了,反而待著無聊。”

薛寶釵翻了個白眼,風情萬種,抿著嘴道:“喝酒可以,別去花坊廝混,那地兒的姑娘不乾淨,你若嘴饞,家裡姑娘任你取用,不夠奴家再給你買些來!”

“你可真是我的好妻子!”賈芸大讚道。

“聽進去沒有?就算你要陪著同窗同門去花坊喝酒,也不能沾染那兒的姑娘,奴家想想都噁心。”薛寶釵抬起粉拳輕輕錘了一下賈芸的胸膛,再次強調。

賈芸點頭道:“好吧,那地兒的姑娘我能不沾就不沾!”

豔陽高照,賈芸坐著馬車前往順天府衙門。

鄉試發榜次日後,各省均設宴款待考官及新科舉人,稱為鹿鳴宴。

鹿鳴宴得名於皇帝宴請科舉學子以“鹿”為主脯的宮廷御膳, 用來表示皇恩浩蕩和對人才的器重。

鹿一直來被崇為仙獸,意象為難得之才。

皇帝貴為天子, “鳴”意為天賜。

故皇帝為東,才子為客的這一御膳被名為“鹿鳴宴”,意指天子覓才、重才之宴。

又一說為,鹿與“祿”諧音,古人常以鹿來象徵“祿”的含義,以此為升官發財的盼望,而新科入舉乃是入“祿”之始。

但由於人們自謙含蓄,並不願將財富放在嘴邊,因為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出入,於是取了“鹿鳴”這麼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鹿鳴宴的設宴地點,順天府設於府衙,其他各省設宴於布政司衙門。

屆時,正副主考官、學政、提調、監試、同考及執事各官均與宴。

主考官著朝服,會同各官先行謝恩禮,然後依次入宴。

新科舉人鼓樂匯入,謁見主考等官後入座。

開宴後,即歌《鹿鳴》之章,作魁星舞。

鹿鳴宴熱烈隆重, 不少百姓士子集中在衙門前,待宴散之後紛紛搶宴。

因為在人們看來, 參加鹿鳴宴是莫大的榮耀,能分一杯羹就代表著自己或家人來年也可高中舉人,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這種搶宴行為往往引發事端,朝廷也曾規定不許圍觀者搶宴,然而搶宴之風相沿成習,禁亦不止。

順天府府衙,大門敞開。

賈芸到達府衙後,就被候著的吏員迎接,直入殿堂。

殿堂已經聚集了三四十個新科舉人。

鄉試錄取名額是由朝廷統一規定的。

南北直隸因下轄地域寬廣,每次鄉試錄取的舉人數量也是最多的。

近些年來,基本都維持在一百人。

江西次之,為六十五名。

其他各省以五人的差額遞減,雲南錄取得最少,只有二十人。

賈芸年齡最幼,剛進殿堂,眾人都笑著走上前跟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