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

薛寶釵聽到外邊兒薛蟠的嚷嚷聲,搖頭笑了笑。

身旁的鶯兒笑道:“以大爺的脾氣,奴婢們是不敢惹他的,倒是姑娘一出手,他馬上就起來了。”

薛寶釵看了她一看,頷首微笑道:“我哥雖然脾氣是大了點兒,但在我和我娘面前,卻是個脾氣好的。”

這話倒是不錯,外人都叫薛蟠呆霸王,脾氣蠻橫,無法無天,但在薛寶釵和薛王氏面前,從來都有理有節。

雖說也有渾鬧的時候,但那也是為了某件事鬧嚷罷了,卻也有個分寸。

來到窗前,透過縫隙,薛寶釵往外指了指,小聲問道:“鶯兒,那個站在媚人姑娘身前的公子哥兒,就是你說的芸哥兒麼?”

鶯兒往外看了看,點頭回道:“姑娘說的不錯,怎麼樣,奴婢說的不錯吧,芸哥兒是不是長得特別俊逸?”

薛寶釵默默點頭,賈芸氣宇軒昂,身材挺拔,面色飽滿,稜角分明,目似朗星,氣質英姿颯爽,溫潤如玉,天質自然。

她下意識想起賈寶玉,發現他渾身充滿了胭脂氣息,行為舉止輕浮,更要命的是毫無上進之心。

和賈芸相比,賈寶玉除了家世之外,似乎毫無是處。

鶯兒見薛寶釵沉吟不語,遲疑片刻,小聲道:“姑娘,那金玉良緣的話兒,當真要散播出去麼?要是一旦擴散了去,就收不回來了呀!”

金玉良緣的說法,是薛王氏想讓薛寶釵嫁給賈寶玉,準備散播的傳言。

薛王氏之所以這樣不顧及薛寶釵的名聲,是因為薛家是商戶,如果想要找賈家做靠山,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

但賈家是勳貴之家,輕易是不會找一個商戶之家聯姻的,所以來京之前,薛王氏就和薛寶釵商量好了,準備使些手段。

而在賈府擴散金玉良緣的說法,就是以此來試探一下賈府的反應,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薛寶釵聞言,娥眉微蹙,沉吟一會兒後,她嘆了口氣,說:“此事不急,應該格外慎重才是,等娘回來後,我再跟她商量商量再說吧!”

此事她也無奈,這年頭,兒女婚姻皆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薛家如今因為沒有頂樑柱,生意日落千丈,背靠賈家這棵大樹好乘涼,所以她娘薛王氏便打起了賈寶玉的主意,希望促成金玉良緣之事。

對於是此事,薛寶釵沒有選擇的權力,故而只能聽之任之,可她內心深處到底是有些牴觸的。

在薛寶釵的印象中,那賈寶玉像個沒斷奶的娃子一樣,整日都在胭脂堆裡打滾,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嫁給這樣的人,她是百般不願的。

“還是先勸娘緩緩再說,這事兒當慎重一些。”薛寶釵心忖道。

說到底,還是薛蟠不成器,都二十多歲的人了,卻還整天鬥雞走馬,遊山玩水,不通世事,是以現在家裡的壓力就轉移到了薛寶釵頭上。

暗歎一聲,薛寶釵抬頭再次看著賈芸,心想到:“要是這人家世好些……”

外面兒的賈芸在薛寶釵第一次看他時,就感覺到了。

這會兒他又感覺到薛寶釵在看他,於是便側頭看向窗戶,微笑著點點頭。

“呀!”薛寶釵嚇了一跳,花容失色,慌忙退了好幾步,心道:“他知道我在看他?一定是的,要不然他不會對我笑。”

鶯兒連忙上前扶住薛寶釵,關心道:“姑娘,怎麼了這是?”

“沒事。”薛寶釵搖頭說道,臉蛋兒火辣辣的,羞臊不已。

偷看別人,還被別人發現了,這事兒薛寶釵長這麼大也是第一次。

她深吸了口氣,轉身來到圓桌前坐下,埋頭趴在桌上,感覺都沒臉見人了。

正在這時,院裡突然傳來薛蟠的怒吼:“搞什麼名堂,這醒酒湯你不會等涼些了再給我麼,你想燙死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