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姓花,原叫花珍珠。

她出身貧苦,家中艱難時曾一度揭不開鍋,為了不看著老子娘餓死,小小年紀就被賣到賈府當了丫頭。

待襲人父親死後,花家情況漸好,襲人的哥哥花自芳遂又和母親商議,要贖出襲人。

襲人一直沒答應,這說明她心裡還是有氣的。

但有一說一,作為襲人的哥哥,花自芳對妹妹是真的好。

花家的手頭稍微寬裕一點,他就想著將妹妹贖回家來。

襲人這些年不回去,花自芳也沒放棄,經常過來勸說妹妹,逢年過節也會請求賈母把襲人接回家去。

襲人的性格溫暖體貼,也是因為她的家庭一直都很和睦,她也得到了家人給予的愛。

原著中花自芳之所以要對賈寶玉卑躬屈膝。

一是因為賈寶玉本就是出身勳貴,有必要尊敬。

二也是因為襲人作為賈寶玉的丫鬟,並且被王夫人定位準姨娘,襲人今後的命運跟賈寶玉息息相關。

賈寶玉如若對妹妹好,花自芳自然要萬般抬舉。

所以說,和鴛鴦的哥哥金文翔那個白眼狼相比,兩人都是哥哥,卻一個天一個地,完全是兩個極端。

花自芳從來都把妹妹放在手心裡,只要對她好的事情,都會去做。

哥哥對自己好不好,襲人其實心裡明白,但她卻是個極有主意的。

襲人素來有些痴處,她服侍誰,心裡便唯有誰。

她一開始服侍賈母。

賈母因見襲人素來悶悶的,言語不多,遂只道襲人是個“悶葫蘆”。

後賈母因溺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無竭力盡忠之人,又素喜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

襲人服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在服侍寶玉後,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

只因賈寶玉性情乖僻,襲人每每規諫無果,心中著實憂慮。

這會兒因賈寶玉還小,王夫人還沒有明確暗示襲人,要讓她做賈寶玉的姨娘,所以她只做丫鬟的本職工作,還沒有對賈寶玉到非嫁不可的地步。

這也是為什麼賈芸能橫叉一槓,獲得襲人芳心的重要原因。

和賈芸相比,賈寶玉除了喜歡女兒家的那些閨房之樂外,實在沒什麼亮點。

賈芸不同,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力更生,這是最吸引襲人的地方。

到了襲人這般年紀,早就在心裡為將來的事考慮了。

如果沒遇到賈芸,襲人的目光肯定會放在賈寶玉身上,再經王夫人暗示一番,她就會死心塌地跟著賈寶玉。

原著中,賈寶玉第一次神遊太虛仙境之後,強拉襲人同領警幻所訓之事,襲人自知賈母已將她給了寶玉,沒有推脫,正是因為那會兒襲人的芳心已定。

如今卻不一樣了,襲人將整顆心都系在了賈芸身上,從她雷厲風行,說出賈府就出賈府便能看得出來,她確實有痴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