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倒是頗有耐心,一個字一個字的給他解答,不一會兒功夫,就將賈芸不認識的字全都說明白了。

賈芸暗暗欣喜,這書的意思雖然他還搞不懂,但只要先認得字,再倒背如流,總是要省許多精力的。

至於其中的含義,自然需要等夫子上課時再慢慢學習了,畢竟文言文還是有許多講究的。

見賈芸面露喜色,趙錦看在眼裡,開口道:“你初入學堂,不必性急,需知萬丈高樓平地起,前期學文可以慢一些,把基礎打牢固,自然事半功倍,後用無窮。”

“多謝夫子教誨,學生謹記!”賈芸恭謹回道。

趙錦見他不驕不躁,暗暗點頭,又道:“如果你真的一心向學,每天空暇時都可以來尋我,我來慢慢幫你補齊以往你缺下的課程。”

賈芸自不會推辭,千感萬謝,他巴不得趙錦給他開小灶,早些將基礎的課程學完。

於是,從第一天入學起,賈芸就開始了埋頭苦讀的學習生涯。

他有著開闊的眼界,極好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前世各種系統的學習方法,再加上趙錦的細心教導,成績一天一個樣。

時光悠悠,眨眼半年即過。

臘月初一,青山書院被潔白的大雪包裹著,寒風呼嘯,雪花漫天。

今天是學生最後離校的日子,許多江南的學生因怕大雪封路,其實在上個月就陸陸續續的請假離開了。

賈芸一大早起來,穿上厚厚的棉襖,和三位室友打了個招呼,正要離開,就被人叫到趙錦的辦公室。

“賈芸,明年二月縣試,你也下場試試吧!”趙錦等賈芸見禮後,直說道。

賈芸遲疑片刻,拱手道:“夫子,學生才讀半年書就下場參加科舉,會不會太急了些?”

趙錦聞言,搖頭微笑道:“不急,一點兒也不急,這半年我是看著你成長起來的,四書五經你只用了四個多月就倒背入流了,最近個多月連八股制藝都寫的有模有樣,可以下場一試了!”

見賈芸躊躇,趙錦笑著說:“你也別將縣試看得太難,實話跟你說吧,縣試五場,全考基礎,以你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功底,想落榜都難。”

賈芸沉吟片刻,點頭應道:“也罷,夫子既然對學生這麼有信心,學生豈有不下場一試的道理?哪怕是沒有中榜,也能增長見聞,為下次科考積累經驗。”

“呵呵,你能這麼想就對了!”趙錦滿臉笑意,然後叮囑道:“等明年二月開學時,你到書院來找我一次。”

“報考童生必須有同考五人連保,還要有本縣一名廩生做擔保人,開具保結,這叫做‘認保’,你到時候帶著戶籍來書院,連保和擔保人,書院自會安排。”

說著,他從辦公桌上拿過來厚厚的一堆書,遞給賈芸,道:“這是最近幾年京城各縣學子寫的比較出色的制藝文章,你拿回去用心揣摩一番,自有收穫。”

“多謝夫子。”賈芸拱手行禮,爾後將書接了過去。

說實話,當初來青山書院讀書,是真來對了。

雖說這邊的束脩是真的貴,但這裡的夫子和教諭也是真的為學生的前程著想,只要有學生稍微展露丁點兒天賦,就有夫子全火力支援。

而賈芸,就是其中受益的一份子。

書院每年年初和年尾總共放兩個月的假,所以要到明年二月初才會開學。

這麼長時間,放在宿舍裡的被子等各種東西自然都要帶回家。

賈芸將一些重的東西,比如一大堆書籍和筆墨紙硯都裝到書箱,然後轉移到空間裡,表面上提著書箱和被子,冒著風雪回家,倒是輕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