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賈芸給他送來十個宮廷菜吃了後,這段時間,夏百川就一直戀戀不忘,一直期待著去了賈芸家,再讓賈芸做上幾次過過口腹之慾。

劉永安生氣道:“這麼說來,這小子還是因為見了我,才避之不及離開的啊,這也太無禮了!”

“別說了,你的性子你自己知道,只要稍微瞭解你的人,都不敢和你深交。”夏百川面無表情道。

劉永安目瞪口呆的看著夏百川,大聲道:“好你個夏有義,虧我還把你當作知己,你卻這樣說我……”

……

大街上,賈芸牽著小毛驢,暗道晦氣。

“看來只有去書院了。”賈芸心道。

城外有一家書院,名叫青山書院,只要交了銀子就可以進去讀書,倒是沒太多的限制。

當然,能在京城屹立不倒的書院,肯定也是有幾把刷子的,書院也並不是完全為了銀子,培養人才才是他們的主旨。

賈芸之所以先前沒把青山書院當作首選,一是因為他的基礎太差,除了識字和會寫毛筆字外,文言文卻識不得幾章。

二是青山書院在城外,又是封閉式管理,每個月只有兩天休沐假期,如果長期待在書院,他對家裡到底有些放心不下。

當然了,能夠找到一名舉人一對一、手把手的教,肯定比去書院吃大鍋飯來得要強。

可惜,這個機會自己剛才放棄了。

不過,比起自己和家人的安危,賈芸絲毫不後悔剛才的選擇。

大半個時辰後,賈芸來到青山書院。

青山書院建在山上,山下有大門,賈芸看著書院內冷冷清清的,在門口向一名值班的管事打聽過後才知道,初一初二是書院休沐的日子。

不過這並不影響賈芸報名,報名條件也挺簡單的,拿出戶籍,再交一年的束脩就登記造冊了。

束脩倒是有些貴,一年三百兩,因為每年臘月和正月放假,只有十個月在書院讀書,所以相當於一個月要三十兩銀子的學費。

登記造冊後,管事又把賈芸帶到宿舍、學舍走了一圈,畢竟是收了銀子的,態度倒是非常熱情。

管事在路上跟賈芸講,學院分為上、中、下三個分院,其中下院主要教沒有功名的學生,中院教有了秀才功名的學生,上院教有了舉人功名的學生。

“下院的人最多,有近三千人,按學習進度劃分了一百個課堂,中院只有三百多人,上院就只有五十多人。”管事笑著說道。

賈芸嘆道:“這麼多舉人,也夠厲害了!”

管事大笑道:“哈哈,那是,想我青山書院,每次會試,就沒有低於五人上榜的,你說厲害不?”

“厲害,太厲害了!”賈芸讚道。

他雖然還沒進入科場,卻也早打聽過參加科舉考試想要中榜有多麼的困難,說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為過。

而這青山書院每次都有五人以上中榜,說明不是僥倖,而是有真本事。

管事對賈芸的態度比較滿意,他高興道:

“你小子來咱們書院是來對了,在咱們這兒讀書,不但現在能受到很好的教導,等今後入朝為官後,更是有無數前輩同門相助……”

臥槽,怎麼覺得這是拉幫結派呢?

不過賈芸聽後卻異常歡喜,他不是迂腐之人,他在這世上無依無靠,如果今後真能認識一些同門師兄什麼的,倒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