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蒙恬一臉的感動。

他看著三公子,他覺得他找到了主公,他找到了他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

三公子是他值得用生命守護的人!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贏九州就是他的知己。

冒著失去皇位的危險也要為他蒙恬發言,也要給他討一個公道,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不足的呢?

實力強大,謙遜有禮,敢為大義出頭,也願意為了一個不相干的人放棄三公子的驕傲。

這樣的人有什麼是不值得他蒙恬忠心的呢?

可以說贏九州徹底的讓蒙恬歸心了,甚至他都沒有刻意的去做這一切。

他只是看不慣胡亥的囂張,也看不得胡亥汙衊忠良,他單純的只是想教訓胡亥。

卻沒想到蒙恬歸心了……

“可就這樣的一位英雄,他帶著勝利回到了國土,卻被自己忠心的國家質疑,去懷疑戰報的真實性。”

“還面對胡亥的無理取鬧,就沒有一個人為他出言,沒有一個人為他的遭遇感到不甘,本公子很是痛心。”

“這樣的一個忠良也能遭受這樣的待遇,是大秦病了還是本公子病了??”

“還是說,在你們的心中,英雄是不值得令人同情的,是不值得你們去維護的?”

“打壓異己那也得看什麼時候吧?在這個時代,只有我們大秦擰成一股繩才有希望殺出重圍,你們就看不見嗎?”

大殿中,贏九州指著這群大臣,不斷的發出質問。

但沒有一個人回應他,現場一片死寂,每個人都沉默著。

心裡也不斷的自責著,今天他們確實做得很過分了……

這樣的一位忠良差點因為胡亥的胡言亂語受到懲罰。

哪怕是此刻的嬴政也罕見的消了脾氣,對剛才的不作為,他也感到後悔了。

就像他三子說的那樣,蒙恬為大秦立下了太多太多的功勞,他的為人嬴政也是一清二楚的。

撒謊沒必要的,蒙恬有什麼必要去撒謊呢?

他蒙家忠於大秦幾百年,他怎麼能夠去懷疑蒙恬的忠心呢?

劍聖很強大是不假,可他們秦國就弱了麼?他們的黃金火騎兵就弱了麼?

更何況還有著流沙的眾人,蓋聶確實是逃不掉的。

蒙恬也不會來欺騙他的,而他剛才放任胡亥說那樣的話沒有去制止,這讓嬴政也有了一點負罪感。

“此事到此為止吧,劍聖伏誅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而蒙恬誅殺劍聖無疑為大秦守住了顏面,蒙恬你想要什麼獎勵?”

王座上,嬴政無喜無悲,看不出來他在想什麼。

然而,下方的蒙恬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