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疑雲(第1/3頁)
章節報錯
道門歷來都有豢養兵馬的習慣,根據門派不同,大抵上能分為法兵和狷兵。
法兵都是忠義之魂所化,正氣凜然,行事磊落,威力至正至剛。
而狷兵則大多數術士拘禁野性難馴的孤魂野鬼所煉,手段偏激,正邪難分,威力也略不如法兵。
然而搬兵法卻是道門一項重要的基礎神通,在大多數時候都適用,故而廣為流傳。
儘管搬兵法運用廣泛,但歷史上一些法力通玄的道門大拿都意識到搬兵法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威力應當遠遠不如現在才對。
只是那些有心改良搬兵法的道門大拿窮經皓首一生,明知成果就在對岸,偏偏無法尋得渡河之術,最終只能無奈放棄。
而在搬兵法之上的最深奧義,則體現在傳說中的撒豆成兵上!
撒豆成兵,顧名思義是以無上法力加持,將平平無奇的豆子改造成威力驚人的法兵,而且這法兵並非一般法兵,而是實力隨施法者而定的力士,甚至稱為道兵也不為過。
這便無中生有,造物變化的神通已經脫離了法術範疇,說是神蹟都足夠份量。
袁玉堂走了狗屎運,幫古書《天罡秘術》冒一次陷,就幸運地被一次性降臨了兩門無上神通,其中還包括了只存在理論上的無上神通撒豆成兵。
只是有得就有失,撒豆成兵神通雖然到手,但是卻又與一般神通不同。
這門神通的施法成功居然是與施法者本身修為無關,而是隨機對半的成功率。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神通,成與不成完全看臉,簡直就是離了大譜!!
而且最離譜的是每次施法不管成功與否,該消耗的法力還是得消耗,這就比無良女幹商還要無恥的行徑了!
這也是為什麼袁玉堂非要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肯使用撒豆成兵神通。
好在他這次歐皇附體,一次功成,順利使用出神通。
咔嚓!
當最後一個道兵力士奮進全力砍下倀鬼耗盡,力戰而亡的虎妖大好頭顱時,袁玉堂恰好醒來。
看著不甘與怨恨定格在臉上,死不瞑目的碩大虎頭,重傷虛弱的袁玉堂不禁百味交雜。
也好在順利成功使用了撒豆成兵,不然虎妖的下場就是他的前車之鑑。
想到自己差點幹出千里送人頭的蠢事,袁玉堂不由得苦笑不得。
強撐著起身,袁玉堂挪步來到最後那個將虎妖梟首,正逐漸散去的道兵力士身邊,望著力士威風凜凜的外形,他不禁心裡暗道可惜了。
終究還是受到境界所累。
這次他成功召喚出來的道兵力士不到百個,且修為皆統一在真人境巔峰。
如果他有人仙境的修為,一次性召喚近百個同為人仙境,悍不畏死,神通驚天的道兵力士,想想都覺得心神震炫。
激動過後,他又是一陣後怕。
幸虧虎妖只是剛剛突破大妖境不久,可能也正是因為破境耗費了大量的精元,所以才會蠻橫佔山為王,大量吞噬血食,道行還沒有完全巔至完美。
不然以百個真人境的道兵力士,還真不一定能幹得過大妖境的虎妖。
有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體現,袁玉堂並沒有為此感到羞愧。
閉眼在靈臺識海呼喚古書《天罡秘術》,很快就得到回應。
【大夏皇朝太康十八年秋,桃心縣斬殺為害大妖境虎妖,功德加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