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財迷心竅的三人猛地恍惚,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

鄭宇出身家道中落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奮發圖強,刻苦讀書,以盼他日能考取功名振興家門。

可惜造化弄人。

太康三年,他遇到了太平道席捲三州的浩大農民起義。

被壓迫太久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直接就殺紅眼了,見人就殺,見物就搶,見房就燒,儼如暴徒,以滾雪球的速度發展壯大。

鄭宇很倒黴,家中雙親姐妹兄弟皆死在那場動盪之中,只有他被幾個好心的起義軍所救。

為了活命,他不得不被迫從賊。

自古農民起義數不勝舉,但是能成事者卻寥寥無幾。

原因無他,皆因缺乏核心綱領和目光短淺。

初始這場農民起義浩瀚壯闊,範若立即就要席捲天下,改朝換代。

屠龍者往往難逃成為惡龍的魔咒。

在連續攻克三座雄魁州城之後,在海量財報和巨大權力的誘惑下,起義軍的高層迅速墮落腐敗,成為自己昔日最痛恨的權貴。

大夏雖然腐朽不堪,但是最後一口氣還沒斷,再加上起義軍財迷心竅,軍心散渙,自然難復起事之初的無畏鋒芒。

在被譽為大夏最後名將武威大將軍瑞木無敵的平叛大軍壓境,起義軍兵敗如山倒,迅速土崩瓦解。

就這樣,震驚天下的太平道農民起義成為了歷史名詞。

然而叛亂雖平,但是秋後算賬才是最致命的。

太平道各級官僚為了挽回失職,罔顧人倫地舉起屠刀,足足將全道近半僥倖逃過兵災的無辜百姓屠殺得血流成河。

有過造反經驗的鄭宇也不敢再待在太平道,只能流竄到川陝道落草為寇。

當年救過他,對他悉心照顧,教授武藝的那幾個起義軍全部都犧牲,犧牲在一次救他的亂戰中。

從此以後,鄭宇的命就不再屬於他一人。

他還要肩負起贍養戰友遺孤的責任。

奈何世道凋敝,戰友的家眷有老有小,三十多張口嗷嗷待哺,如果正當營生,哪怕累死他都養不起這麼多人。

走投無路下,他只能幹起無本買賣。

每次他殺人都很愧疚。

因為他知道被劫殺的無辜中不一定全部都是為富不仁的劣紳商賈。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從他選擇擔負起戰友遺孀的贍養責任後,他就沒有後路可言。

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

太康八年,嶺南道有幸福的一家三口隱居山林,以打獵耕種為生,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美滿生活。

可惜天有不測之風雨。

夫妻突然雙雙病重,十歲的幼子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為了幫爹媽治病,兒子變賣了所有的家當進城求藥。

好死不死的,兒子遇人不淑,找到了一個貪財如命的毒醫。

天下百行各業不乏道德高尚的標兵模範,但是更多的卻是卑劣的從業者。

所謂醫者父母心,醫者的天職本該是救死扶傷。

奈何有些醫者醫術平庸,但是撈錢的本事卻高到沒邊,為了賺錢可以出賣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