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難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山道地勢呈南北高、中間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貌構成,其中黃土高原佔全省土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自太康元年新堤登基以來,天下九道天災人禍頻至,斗升小民苦不堪言。
三山道已經大旱十年,一年災情嚴重過一年,良田十不存一,赤地萬里。
食不果腹,渴不能飲的百姓要麼背井離鄉乞活,要麼造反火中取栗,要麼原地等死,除此之外再無第四條路可行。
因天災影響,故而三山道也是除了湖廣道之前流寇最多的大道。
九月初十,霜降。
趙州金原府。
前些天還酷熱難耐,怎知霜降未至,昨夜突然天降暴雪,今早城外乾枯龜裂的田野間盡是白皚皚一片。
一隊身穿單薄棉襖的巡城兵丁呵欠連天地開啟城門。
驟然間,城門外烏泱泱一大片人影就要湧入城內。
巡城兵丁見狀頓時就不困了,一個個連罵帶打地維持秩序。
“特孃的排隊,排隊交入城稅!”
“那個誰,你再敢亂竄,老子當場就劈了你!”
無數蓬頭垢臉,衣衫襤褸,凍得瑟瑟發抖的難民一聽到要收入城稅方可入城,頓時眼中希翼的光芒熄滅,死氣沉沉地託著沉重步伐,宛如行屍走肉般走向城外半里外的小樹林。
這一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
難民們每天就祈禱著城裡的官老爺們能大發善心,放他們入城活命。
然後就是無情地被摧毀希望,第二天再希翼,再失望,反覆迴圈,直到渴死餓死或者是凍死為止。
災年裡地主家尚且還沒餘糧,指望城裡人救濟,還不如指望天下掉餡餅。
道理誰都懂,但是災民門實在是走投無路了。
眼下小樹林裡大多都是老弱婦孺,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哪怕是去造反當流寇,人家也不收吶。
當下糧食貴如金,但凡是能下嘴的,都被難民們吃幹抹淨。
就眼下的小樹林,有哪棵樹上還留有樹葉樹皮?
早就被
(本章未完,請翻頁)
餓紅眼的難民啃光了。
短短半里路就耗光難民們所剩不多的體力,一進入小樹林立即躺倒一大片。
還願意去城門碰運氣的,大多都是求生慾望旺盛之人,小樹林裡更多的是躺平等死的老弱,人數之多,差點連落腳的位置都沒有。
一個個眼神空洞,躺在積雪密佈的地上也不覺冷,隨時就可能一命嗚呼。
在這些生無可戀的難民中,有兩人顯得鶴立雞群。
一個身高近丈的中年漢子,儘管餓得皮包骨,但是一雙眸子卻極為兇悍,猶如黑夜中的餓狼,時刻準備擇人而噬,還有左臉上栩栩如生的蒼狼刺青,方圓五步內無人敢靠近。
中年漢子身邊則躺著一個病懨懨地少年,被凍得捲縮成團,昏睡間眼皮不停顫動,似飽受夢魘折磨。
“……水……水……”
少年半夢半醒間夢囈般低聲呢喃。
中年漢子也不含糊,一把抓起大捧連泥帶雪的泥濘往少年嘴裡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