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異世來客 第四十五章 三難(第1/2頁)
章節報錯
總督主政乃是大夏皇朝的特有制度,舉國上下只設有九位,位高權重,主政一道大小事宜,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權臣歷朝都有,但要說到本朝的九道總督最特別的地方,當屬東北道與嶺南道兩大總督。
大夏建國之初,曾得兩大豪閥家族鼎力相助,始皇帝皇恩浩蕩,得天下後封賞群臣,那兩大家族便落戶大夏最南與最北,互為犄角,鎮守國門,許諾與國同壽,世襲罔替。
兩大總督家族傳承至今已然三百多年,多年耕耘,在其封地內根深蒂固,儼然如同國中之國。
是夜,東北道總督府。
一個素雅的房間內,有兩個老者對月飲酒。
左邊老者鶴髮童顏,溫文爾雅,一舉一動都似乎在恪守禮數,宛如私塾裡食古不化的教書先生。
右方老者形如鄉間老農,舉動粗鄙,捲起褲腳杵著一條腿在凳子,埋頭上大吃大喝,彷彿餓死鬼投胎般,搞得桌上一片狼藉。
斯文老者輕飲一口酒,笑眯眯地說道,“督爺,可想到該如何處理那個袁玉堂?”
粗鄙老者聞言抬眼瞟了斯文老者一眼,往嘴裡塞食物的動作絲毫沒有停頓,打了個飽嗝,甕聲甕氣地說道,“這是你該考慮的問題,別問老子。”
“你啊你,都一隻腳踏進棺材了,還是這般無賴做派……”斯文老者似乎早就知曉粗鄙老者會這樣回答,無奈地搖頭苦笑。
頓了下,斯文老者目光炯炯,搖頭晃腦地撫須道,“這事兒真不好處理啊,稍有不慎便牽動全域性,棘手俚~且容老夫給您捋捋。”
“袁玉堂剛立大功,挽救桐山關於危難之際,深受邊軍將士感恩愛戴,一個不好,很容易寒了軍士的心,但是想要妥善處理,目前又有三大難題急需解決!”
“此子來歷不明,雖然他手上有景山宗掌門魚機子的度牒,但是其中真偽難以查證,且一身高深莫測的本事也不是出自景山宗,此為一難。”
“第二難,則是譚州雷獾事件。
雷獾桀驁不馴,難以馴服,多少年來不知有何其多的修士大拿想收服雷獾而不得其緣,沒想到那小子初來乍到,竟天降奇緣,讓他誤打誤撞收服了一頭小獾,氣運之渾厚,委實舉世罕見。”
頓了下,斯文老者略顯憂慮地說道,“雖說收服異獸幼崽的奇緣讓人妒忌,但是天下異獸何其之多,玄門大宗大多圈養有奇特異獸,但是特殊就特殊在他收服的異獸是雷獾!”
說著,斯文老者意味深長地望著大吃大喝的粗鄙老者,神秘兮兮地小聲道,“當年太祖皇帝征戰天下的坐騎,似乎就是一頭雷獾?”
粗鄙老者聽後動作微滯,很快就恢復如初,繼續吃喝,彷彿剛才什麼都沒聽到。
斯文老者從老友的表情已經得到答案,神色愈發凝重,“怪不得三百多年來,全道官員升遷任命全出自總督府,唯獨譚州城除外,一直都是朝廷直接委派,原來是這個緣故。
目的就是為了就近守護國之瑞獸雷獾?
但是如此瑞獸臣服外人,不正是國運外洩的徵兆嗎?
那小子不知輕重,竊以為憑白撿到天大機緣,殊不知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一個不慎就會引火自焚,恐怕還會殃及池魚。
而且譚州知州康磊明知雷獾的特殊意義,居然不加阻攔,任由袁玉堂帶走小獾,分明是不安好心。
第二難較之第一難,更棘手百倍以上!”
粗鄙老者充耳不聞,埋頭吃喝,彷彿枯瘦的小身板裡有一個無底洞的胃。
“前兩難雖說一團亂麻,但是提前佈置,還是有化解的機會。”
“但是第三難,則是一個無解的死局!”
說到這裡,斯文老者的臉色竟猙獰扭曲,緊緊地盯著粗鄙老者,喘著粗氣道,“本朝順應天命,取代腐朽不堪的前朝太尊皇朝而立,亡國君王自焚於國都朝歌城前曾經留下詛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國之將亡,非朕之過,汝等夏國叛逆莫要竊喜,朕今日之下場,乃爾明日之榜樣!’
此詛咒流傳後世,早就成了皇室最大的一塊心病!”
粗鄙老者還是沒反應,斯文老者見他還在裝傻扮愣,不由得氣急敗壞,乾脆破罐子破摔,攤明道,“督爺,莫要裝糊塗!前朝亡國君王名曰藍月,本朝太祖皇帝尊號宋缺!
大夏取代太尊,乃是遵循月有圓缺的天理迴圈!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麼將來滅夏者,恐非圓(袁)莫屬!”
“袁玉堂橫空出世,拯救桐山關於水火之中,有功於社稷,此為武德!
且在戰場上引起天地異象,天道合相,此乃天命!
得瑞獸雷獾認主,氣運滔天,此乃福緣!
武德澤厚,天命在身,福緣濤濤,種種跡象難道還不足以表明嗎?”
“我知二公子特意為他造勢,有引為強援的意圖。
但是老夫想說,二公子此舉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