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持劍問道心(上)
章節報錯
雲雁子真人注視著虛空,頗為懷念的說道“不過我們所在的這一座八方峰地處偏僻,位置靠外側了些,卻沒那麼厲害的寒氣,乃大雪山中一處荒蕪之地,既無什麼特產又無寒氣聚集,故此即便是修道之人也極少來此。”
“當初先師便在這峰下設了一座九霄天禽劍陣,封禁了七口上品劍胎在陣中,今日老道攜你來此,就是要開啟劍陣將劍胎取走。”
原來當初雲雁子的師父,雁蕩劍派的前代掌教公冶耽真人,因為自家道法修煉到了極致,卻始終不能突破天仙關隘,不甘就此飛昇,不免轉世重修。
真人臨化去前擔心本派後繼無人,因此花了百年功夫,去海外採了西極真金,運用真法煉了七口劍胎,都是極上等的寶物,專一留給弟子後輩使用。
不過雲雁子他們這一輩的人物,只有四個有成就的,便是如今的雁蕩四子,而且各自都有自煉的上乘飛劍,用這劍胎不到。
反而是徒孫這一輩,因為當今雁蕩劍派掌教飛鴻子真人有命,閉山六甲子潛修,故此當初收下的弟子雖然多有成就,中有恰好有七個秀出群倫,號稱雁蕩七禽的,幾乎都有金丹以上修為,手中卻連一口好劍都無。
雲雁子周遊天下,原本也沒想起這事,偏巧因為溫半江收了路寧為弟子,鉤起他的想頭來,掐指一算,雁蕩封山三百六十年之期堪堪將盡,只餘一甲子辰光了,小一輩的真傳弟子眼看都到了要出山磨礪的時候。
按理說堂堂雁蕩劍派的傑出弟子,豈能沒有一口上佳飛劍防身?但他們師兄弟四人全都身家精窮,急切間要煉幾口飛劍送徒弟卻是來不及了,雲雁子便打起當初師父臨化去前遺留劍胎的主意來。
本來這七口劍胎,雲雁子的師父藏在八方峰下九霄天禽劍陣裡磨礪,是打算讓門下後輩弟子自行涉難求得,因此設下了許多專一針對後輩弟子的嚴關。
但云雁子卻知此時不同往日,門下這雁蕩七禽修為道心早已經超出當初師父佈置禁制時的設想,真要叫他們自家來求劍轉到有些多餘,也無什麼考驗之功,便想越俎代庖,自家取了劍胎回去,著七禽好生祭煉,日後出山歷練也能有幾分助力,光大雁蕩劍派的門戶。
只是這九霄天禽劍陣的禁制中還有些關礙,非得要有境界低微的弟子親至,才能順利得到劍胎,所以雲雁子才打起了路寧的主意來。
“真人有命,弟子自當效犬馬之勞,只是不知該如何著手,畢竟弟子修為還淺,只怕耽誤了真人大事。”
路寧從也未曾經歷過這些,當下不免有些忐忑。
反倒是雲雁子搖手道“此中考驗乃是老道恩師所設持劍問心的幻陣,以劍意拷問道心,故此修為低些不妨事,只要你有本心如一、專心致志的本事,便足夠應付了,你且隨我過來。”
說罷,真人便將手一點,射出一道劍光,那雪峰頂上忽然閃出一片白光,露出一道牌坊也似門戶來,雲雁子抓著路寧手臂飛進牌坊,那門戶便又消失在了風雪之中。
原來這門戶之中便是當初雁蕩劍派前輩所設立的九霄天禽劍陣,這門劍陣在天下各門各派間亦有赫赫威名,不是等閒可比,雲雁子帶著路寧進了劍陣,只見陣中劍氣千幻、龍吟不絕,有無窮變化,饒是真人有元神修為,面色也不禁凝重了幾分。
當下令路寧伸掌過來,在他手上畫了幾下道“這是一道收攝的靈符,老道在其中注入了本門天禽真氣,待會老道催動這劍陣變化,陣中會現出一條路來,你只管往裡走,遇到持劍問心的幻陣之後,只要撐到第六問就能順利過關。”
“路小子,以你的心性當能順利過關,並還能得到許多好處。一旦過了考驗,你便順著路直走下去,直到看見藏著劍胎的石室,到時候將畫了符的手張開,運起天地元氣一催,自然會生髮妙用,定住那幾口劍胎,你再上前將劍胎一併摘下來收好便是,那時老道自然會設法接你回來。”
到最後,雲雁子還嫌不把穩,又細細叮囑路寧道“記住,要本心如一、專心致志,萬不可一遇事就慌了神,亂了道心。”
路寧仔細將雲雁子的話記在心中,來回默唸了三五遍,確認沒有疏漏才點了點頭。
雲雁子見他準備好了,這才將背後飛劍放出,化成一道巍巍白光,直衝劍陣而去,卻聽得錚然一聲劍吟,陣中便有無數劍氣朝著二人飛射而來,光華耀眼、劍氣沖霄。
路寧本事低微,早被那些光華與劍氣震懾得什麼也看不見,雲雁子卻是不妨事,輕輕將劍光碟旋迴環,護持住自家和路寧。
當下只聽得金鐵交鳴的龍吟之聲不絕於耳,路寧偷眼看去,只見真人從容運劍,瀟灑自如,並且又施法開始催動這座九霄天禽劍陣的陣法變化。
這門陣法為雁蕩劍派嫡傳,雲雁子功力雖然還不及乃師,輕易破不得劍陣,內中底細他卻是盡知,不過頓飯功夫,就已經透過種種手段轉變陣勢,令這座劍陣中顯出一條白光大道來。
原來當初雲雁子的師父公冶耽真人留下這座劍陣,本意是為了磨礪後輩弟子,因此劍陣中特意留出一條通路來,免得傷了自家後人,但若是有別派高人發現了劍胎,意欲染指,只要法力高過當初的預算,這劍陣立刻便會發動全部威力,憑是多麼厲害的高人,也難在其中找出劍胎所在。
雲雁子的法力當然比乃師預設的高出甚多,必定會引發劍陣威力,因此他若是獨自前來,根本也難尋見劍胎蹤跡,除非徹底將劍陣毀掉才能如願。
這等暴殄天物的事情真人自然不會去幹,這才不得不找個人幫手,這人還得符合乃師當初預想,法力低微,卻又資質上佳,足可以透過陣法中持劍問心的考驗,才能順利找到劍胎。
如今,雲雁子強行用了自家的法力鎮住劍陣,再也分身不得,不過他早就將一切算定,也囑咐過路寧,待到那條白光大道出現立刻便是一聲叱喝。
路寧早知真人之意,也不管那白光通往何處,便大著膽子跨將上去,一路目不斜視,徑直而行,漸漸消失在了白光之間。
“但願這小子能經受得住師父他老人家設下的種種考驗,把劍胎取出,也省得老道費勁再去找別人。”雲雁子目光注視路寧離去,自言自語了一句之後,便全神貫注去鎮壓劍陣變化了。
而路寧此時卻是早已經被白光接引入陣中深處去,自家也不知道身處何處,只覺得忽然間一陣恍惚,神智便迷糊起來,再回過神來時,卻見道路全無,自己正身處在一處無邊無際的空間之內,雙足憑空而立,頭頂一輪朗月皎潔無暇,撒下點點光茫。
“這便是師叔所言公冶耽真人設下考較後輩的佈置了?所謂持劍問心,卻不知持劍者在何處?”
路寧四下裡張望,卻未曾發現什麼特別之處,只覺得萬籟俱寂、一片空寂,正疑惑間,便聽得隨著自己的心跳呼吸之聲在虛空中迴盪,頭頂這一輪月光忽然扭曲成漩渦狀,變作自天而降的寒氣風暴,點點月光也化為點點冰花,遍佈整個空間。
襲體而來的寒氣瞬息之間就讓路寧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冰冷徹骨,比先前他在大雪山八方峰上遇到的天然寒氣凌厲十倍,只一個瞬間,霜花已攀上眉頭,沿著面板開始往體內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