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中心一個大坑,四周滿是殘肢,遼軍邊扒拉邊大叫:“蕭統領,蕭統領。”

“啊。”一個遼軍兵士忽地驚叫一聲,幾個兵士圍過去,卻見蕭韃凜的統領帽下蓋著缺了半邊臉的腦袋,鮮血正汩汩流出。

“蕭統領。”兵士大叫搖晃,沒想到蕭韃凜的腦袋卻掉了下來。

“啊。”兵士驚叫著,趕緊放下蕭韃凜的屍身,將腦袋給裝回去。

不遠處已倒地不支的周師傷兵校尉錢元濟見此情形,大笑著顫顫巍巍站起來,用盡全身力氣喝到:“弟兄們,賊酋蕭韃凜被火炮炸死啦。”

這一聲大喝,仿若驚雷一般,所有遼軍兵士都看了過來。

蕭韃凜少了半邊臉,身首異處,已是死得透透的。

主帥被炸死,這仗打得還有什麼勁?遼軍士卒護著蕭韃凜的屍首,匆匆往後撤。

周師都是傷兵,無力追趕,只是趕緊安排勿吉百姓繼續上船。

前方阻擋的周師已到了最緊要的關頭,大部分兵士只在機械的揮動長矛大刀,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絕不活著讓這些遼兵從己方陣地衝過去。

就連柴宗訓,也失去了理智,喘著粗氣看到不是己方兵士便拼殺。身後董遵誨半跪在地上,伸手要去拉他,卻因力竭發不出一點聲音。

劉廷仰躺在地上,眼睛睜得大大的,生死不知。

只有劉光義比他們好一些,聲音雖已沙啞,強悍的身體素質支撐著他趕緊跟在柴宗訓身後。

此時遼兵只要再有一個衝鋒,周師必將全軍覆沒。

然而如此機會下,遼兵竟似潮水一般退去,柴宗訓機械的跟著追趕,卻被劉光義拉住。

柴宗訓揮著手,早已說不出話來,劉光義只緊緊的抱住他。

終於柴宗訓支撐不住,癱軟在地,劉光義護在他身旁,揮動帥旗收攏士兵。

短暫的休息之後,柴宗訓恢復一些理智和體力,身體仍有些不受控,也不想說話,只是呆坐看著兵士聚攏。

“皇上,皇上…”只剩一隻胳膊的傷兵校尉錢元濟趕了來。

柴宗訓艱難的起身,無力的問到:“何事?”

“回皇上,”錢元濟說到:“賊酋蕭韃凜被火炮炸死,遼軍全線撤退,所有傷兵和百姓都已上船,臣特來請聖駕登船。”

什麼?柴宗訓高興得要跳起來,可體力不允許他這麼做,身體只是微微的衝了一下。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董遵誨爬過來說到:“此次北征,不僅令大批百姓歸順,還一舉擊殺遼國大將蕭韃凜,為將來徵遼除一大患。”

將士們聽說蕭韃凜被炸死,紛紛發出震天的吼聲。

“快,快扶朕上船,”柴宗訓喜到:“是哪個工匠開炮?朕要重賞。”

錢元濟說到:“回皇上,是幾名工匠按何大人試驗之法一同開炮,雖炸死蕭韃凜,但火炮炸膛,工匠們都受了傷。”

“醫治,趕緊醫治,不能讓一個工匠有事,他們都是朕的大功臣。”

天氣寒冷,雖耗盡體力,兵士也不敢在戰場多呆,相互攙扶著往船上撤退。

烏乃古已在岸邊等候,隨著柴宗訓一起上船。

到船上之後,烏乃古驚歎於如此大艦,竟不用人力便可自動,更加堅定此次歸順的信心。

此次出征用時不長,出海時天寒地凍,回到汴梁大地仍是白茫茫一片。

楊延平不僅沒被遼人虜獲,反而還成功勸說勿吉人歸順立下大功,賞錢五萬元,授太子太師。

烏乃古率眾來投,且多次協同作戰,授遼東節度使,賜錢百萬用以安置族人。

鐵騎軍統帥劉光義授太子太保,餘下將士均有封賞。

且此次鐵騎軍作戰英勇,柴宗訓首開授旗儀式,授予鐵騎軍‘英雄鐵騎軍’軍旗。

前鋒營統領劉廷雖個性有些冒失,但作戰勇猛,永遠衝鋒在前,特授‘英勇前鋒營’旗幟。

以往說英雄論英勇,都只在口頭上說說,不過算是個恭維。

但此次不僅有聖旨,且有皇帝親授的軍旗世代流傳,一下讓其他各軍眼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