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五 假幣(第1/2頁)
章節報錯
首航大食,柴宗訓以禮部侍郎劉以銘為使,滿載著中原的瓷器、絲織品以及各類奇貨從松江港出發。
沿海岸線行駛到穗都,帶上玉黍的家人,以阿巴斯和秦阿丹為嚮導,浩浩蕩蕩向大食進發。
臨行前,秦阿丹一再叮囑柴宗訓設法營救陳烈鈞。
東王那邊傳來訊息,據說是西王親筆回奏,前些時蘇祿本地人的確和中原遺民發生了一些衝突,事情不大,而且很快被彈壓下去,現在的蘇祿已恢復正常。
慕容德豐卻還沒有訊息傳來,畢竟調兵遣將、刺探訊息都需要時間。
但人命關天,且陳烈鈞是因為柴宗訓有心安排才決意舉族回遷的,於情於理他都不能不管。
柴宗訓決意再去一趟蘇祿,因為常年在外,符昭都有些不樂意了。
“當初我以為,會和很多女人分享你,甚至還要時時刻刻留意爭風吃醋帶來的傷害。可現在,我寧願有幾個女人圍在你身邊,將你困在這皇宮之內。”
柴宗訓眨眨眼睛:“真的麼,聽說嶺南女子別有一番韻味,此行恰好經過嶺南,那我就帶回幾個女子咯。”
“帶吧,”符昭幽幽到:“和幾個女子爭你倒算不得什麼,可我現在是和全天下人爭你啊。”
“丈夫丈夫,一丈之內是你的夫,可你出宮,我根本不擔心你會不會拈花惹草,我只擔心你吃得習不習慣,住得好不好,會不會遇到危險。官家,大周有那麼多官員,有什麼事情他們不能解決,非要你出宮?”
思想不同,的確解決不了,何況他一直把陳烈鈞當做朋友。
“梓潼,”柴宗訓說到:“我們還年輕,以後相聚的時間還多的是,待我把天下治理好,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衣食無憂,我就日日伴在你身邊好不好?”
符昭之所以怨,多半還是出於對柴宗訓的關心,而且她知道他一直心繫百姓,況且她自家也關心老百姓,不然倆人也不會認識。
“官家此去,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符昭眼圈紅紅的。
柴宗訓輕輕將她擁入懷中:“梓潼放心,待蘇祿事情一了,我即刻便趕回來。”
既有慕容德豐調兵,柴宗訓下旨樊若水以使臣身份再次出使蘇祿,而他只和董遵誨二人輕裝簡從前往穗都。
時隔一年,穗都的繁華更勝先前。
柴宗訓無心欣賞,他要先去找慕容德豐探聽情況。
畢竟與蘇祿隔著海,先前派出去的探子還沒回來,慕容德豐只從商旅那裡打聽到蘇祿的氣氛的確不同以往。
蘇祿港大批兵丁值守,商旅靠岸之後會有兵丁提著錢來進行貿易,不允許商旅登陸。
當然,因為傳言蘇祿人對中原人非常不友好,商旅交易完之後便會匆匆踏上歸途,沒有誰想到登陸。島上究竟如何,無從得知。
聽說柴宗訓要化作商人登島,慕容德豐急忙勸阻:“皇上,且不說中原人無法登島,眼下島上局勢未可知,據說蘇祿人見到中原人便殺,皇上萬萬不可前去。臣已調集大軍,不出數日便可出征,還請皇上少待。”
“朕一直在奇怪一件事情,”柴宗訓說到:“島上已有多家銀行開業,差役裡有很多都是中原派過去的,蘇祿發生如此大事,為何他們沒有訊息傳出?”
“皇上,西王派人封鎖了港口,即便有訊息,也很難傳出來。皇上還是等一等,即便要去蘇祿,也該與大軍一起以策安全。”
柴宗訓搖搖頭:“動武是最後的選擇,如果能查清事實真相,和平解決島上爭端,自是再好不過。眼下中原正在陸續開通海外諸國航線,中原乃天朝上國,四海諸夷仰慕的同時,對中原也頗有戒心。你可按原計劃派兵前往蘇祿,待朕查清事實真相後,再決定是否登陸作戰。”
“皇上,”慕容德豐伸手攔阻:“蘇祿眼下的確不適合聖駕前往,還是請皇上緩一緩,聖駕與大軍一起出發。”
“朕等不了啦,”柴宗訓說到:“陳烈鈞是因為信任朕,隨朕去了義門世家,決意舉族回遷才有此禍,朕在此每耽誤一日,心中便煎熬一日,所以朕必須及早前往蘇祿。”
慕容德豐仍是伸手攔阻:“皇上,此行就聖駕與董指揮二人,蘇祿島那麼大,如何查清事實真相?陳烈鈞之事,臣亦非常同情,但臣以為目下蘇祿島既被封鎖,即證明陳氏一族應當暫時安全,皇上無須過於擔心。”
“這一切都只是猜測而已,”柴宗訓說到:“沒有親眼見到陳烈鈞,朕始終不會放心。況此行朕有防身保命的東西在,慕容兄當可放心。”
眼見實在勸不住,慕容德豐只得下令嶺南軍加緊準備,即日便要出發。
前往蘇祿的輪船局航船未到出發的日期,還泊在岸邊裝貨,慕容德豐一聲令下,輪船便提早啟航,載著柴宗訓和董遵誨前往蘇祿。
到達港口之後,果見岸邊兵丁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警戒異常嚴密。
船上商賈紛紛出甲板,自有兵丁上船為其登記,帶來什麼貨品,買主是誰,貨款多少。或者此次採買何種貨品,在何人手上採買,數量幾何。
登記完成之後,商賈在船上等訊息,待買家賣家來時再正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