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條件不夠技術來補(第1/2頁)
章節報錯
蔣鬱東去了老林縣,程時就可以放心回家組裝機床了。
林雪霽果然說話算話,能量也不小,陸陸續續從穗城送來了程時要的元件和材料。
鄭擁軍幫他買的國產CMOS晶片CD4017分頻電路也到了。
程時開始做機床本體。
為了不耽誤廠裡的生產,他都是瞞著別人,晚上自己一個人在車間裡弄這些,然後白天補覺。
多虧了林雪霽弄來的材料。程時解決了國產材料高強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穩定性不足問題。
之前自己調校的第四代機床,又解決了機床精密加工的問題。
之前跟鄭擁軍講過的那個模擬“準閉環”被他做了出來,效果還不錯。
主體做好之後,裝配也只能他的小車間裡進行。
先進的裝配方法有四種。
在成批生產、大量生產中,對於組成環數較少或裝配精度要求不高的部分,採用互換裝配法。
如果裝配精度要求很高,但組成環數又不多的部件採用選擇裝配。即對零件的尺寸進行分組,然後選擇合適的組進行裝配,以提高裝配精度。
在單件小批生產中,當裝配精度要求較高,透過對零件進行修磨、刮研等加工,來達到裝配精度,採用修配裝配法,
還有透過調整某些零件的位置或尺寸,來補償裝配過程中的誤差,保證裝配精度。就是調整裝配法。
程時的零件,除了刀具,全部靠自己在毛胚上進行手工加工,所以只能用後兩種。
裝配車間需要保持清潔、乾燥、恆溫、恆溼等良好的環境條件,減少環境因素對裝配精度的影響。
還需要先進的裝配裝置和工具,如高精度的夾具、定位裝置、吊裝裝置等。
這些條件,現在都只能勉強滿足,其餘全靠程時的技術來彌補。
他買了個二手吊裝裝置,改造翻新了一下,才能用。
高精度的夾具、定位裝置都是買來二手的,然後自己改造。
所以進度格外慢。
裝配好了主軸電機、主軸箱、主軸。
卡在了一直沒解決的問題-沒有高精度測量儀器上。
雖然上海那家的不行,京城那兩家家國家級研究所的產品不知道能不能改造成合乎要求的呢。
嗯,看來還要去京城一趟。
張自強探頭看了他一眼就立刻縮回去了。
程時笑罵:“有話就說,別探頭探腦的。”
張自強說:“你猜我今天看見錢小英跟誰在一起?”
程時:“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她早跟我沒關係了。”
張自強:“跟我哥。上次我哥來跟你談價格,錢小英就在外面跟他搭話。沒想到,這麼快他們兩就談上了。”
程時:“哦,那是你家的事啊。不用告訴我。”
錢小英一向會審時度勢,選最合適的大腿抱。
現在劉建設家徹底倒黴了,她自然是要另覓物件。
不過她眼光還不錯,挑了張自盛。
張自盛雖然品德方面不好說,但是有大學文憑,也有個當廠長的爹。
只要張自盛跟張國華說一句,把錢小英調到效益好的汽車廠也不是問題。
以後錢小英就算不跟張自盛結婚,也算是又捧上鐵飯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