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了陳言,回到酒店以後,宋闖再次拿出了陳言的這份合作細則,仔細研究了起來。

雖然早在吃飯的時候,宋闖就已經看過一次這個計劃。

但是,當再一次看的時候,他還是感覺有點震撼。

這種腦....唔,優厚的條件,真的是給自己的?

陳言的新公司,真的是按照花錢來給予分紅,而不是按照盈利?

這真的不是天上掉餡餅嗎?

第三次認真的看了一遍整個計劃以後,宋闖閉上眼睛,在腦海裡推演這份計劃的漏洞和陷阱。

但是不論他怎麼推演,怎麼判斷,都感覺.....自己好像不會有任何的風險。

只是相比而言,他所擁有的新公司的20%股份...有點雞肋,也有一點隱患。

其實一開始宋闖和陳言談股份,是真的想在陳言的公司,完成從高階打工仔到資本的蛻變。

畢竟,沒有股份,不管賺多少錢,都很難享受公司的紅利。

而有了股份,等公司發展起來以後,他的身家會倍增。

而一旦上市,他更可能實現財富自由。

但是....現在看看。

自己佔再多股份,能有給新公司花錢賺的多嗎?

自己如果花錢花的好,一年給陸曼發行幾部電影,幾部電視劇,花掉兩三個億完全沒問題。

而兩三個億,一年光分紅就幾千萬。

幹個幾年,手裡也能存個一兩億。

而想要靠股份套現一兩個億,那可是要以十年為週期,一步步把公司發展強大,到上市,再到凍結期之後,慢慢減持才能做到。

所以...他手中的股份相比這個分紅,就有點雞肋了。

而且,持有這部分股份,還有可能會成為他未來的隱患。

畢竟,按照陳言的計劃,這家公司會不停的賠錢。

只有靠陳言不停的注資,才能維持公司的運轉。

而注資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直接注資,佔有股份。而這種方式下,宋闖手裡的股份會隨著一次次注資被稀釋。

二是....借貸。也就是陳言以這家新公司的名義,不停的借他其他公司的錢。

這樣的話,這家新公司的債務會高企。

到時候,宋闖自己手中持有的20%股份,就要承擔其中20%的債務關係。

這是一個大隱患。

想到這,宋闖再次看了一遍整個計劃書以後。沉思了很久,心裡默默的做了個決定。

既然,這家公司的運營方式這麼特殊,那麼自己其實也沒必要在其中佔股。

到時候指不定都是些麻煩。

還不如,用這個為條件,再多獲得一點利益。

直接多賺點錢,積累積累資本。

等幾年後,拿著幾個億的現金,自己獨立出去開家獨屬於自己的公司,不香嗎?

這麼想著,宋闖拿起桌上的一支筆,開始修改起了相關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