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 前進跳板 第九節 偵察鷹[第一更]
章節報錯
第二十三卷 前進跳板 第九節 偵察鷹
在“獵鷹”才開始服役的時候,航母上配備的偵察機仍然為老式的“射水鳥”,很快,各艦隊就發現,“射水鳥”偵察機的偵察半徑還不如“獵鷹”的轟炸半徑,因此很快就全部用臨時改裝的偵察型“獵鷹”取代了“射水鳥”。 這並不是正式的偵察機,當時,哈飛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具有更強大的偵察能力的偵察機,並且取命為“偵察鷹”。
“偵察鷹”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飛機發動機的下方安裝了一具圓盤型的雷達艙,裝備了一部專門用於對海搜尋的雷達。 這不但提高了發現敵戰艦的距離,同時還讓艦載偵察機具備了在夜間執行偵察任務的能力。 對艦載航空兵而言,這絕對是劃時代的進步。 不久之後的一些實戰就證明,“偵察鷹”上配備的雷達也具備有對空探測能力,只要飛得足夠高,那就能夠發現遠處的敵機。 也正是這一發現,最終帶出了預警機。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偵察能力,“偵察鷹”上還做了多處改進。 比如,為了增加航程,“偵察鷹”的彈艙被設計成為了整體式油箱,這樣一來,及時在不攜帶外掛副油箱(如果攜帶外掛副油箱的話,就會限制雷達的探測能力,使其難以發現側向目標)的情況下,“偵察鷹”的續航能力也達到了“獵鷹”在攜帶兩具650升大型副油箱時的水平。 另外,在“獵鷹”上作為標配地一些裝甲被拆了下來。 減輕了重量,這樣就抵消了因為增加整體式油箱,以及氣動外形發生變化後對速度產生的負面影響。 在測試的時候,“偵察鷹”的最大速度甚至比“獵鷹”還要快20節左右,而且其加速效能明顯比“獵鷹”號一點。 為了加強通訊能力,“偵察鷹”上配製了兩部電臺,並且留出了在今後安裝第三部電臺的位置。 這一點非常重要。 後來在使用三部電臺的情況下,“偵察鷹”具備了一定的空中指揮能力。 可以引導其他地轟炸機,甚至是戰鬥機作戰。
這些改進極大的強化了“偵察鷹”執行偵察任務地能力,並且為其今後的改進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可同時,這也使“偵察鷹”的轟炸能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最多隻能攜帶外掛彈藥,而且因為雷達罩的影響,其外掛彈藥的能力並不是很強。 “偵察鷹”是帝國海軍裝備地第一種專用偵察機。 雖然是在大戰後期服役,而且在戰爭結束之前,“偵察鷹”從來沒有執行過轟炸任務,但是其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優秀偵察能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也正是從“偵察鷹”開始,帝國海軍提高了對偵察機的重視程度,並且延續下了發展專用偵察機的傳統。
三月初,哈飛將第一批“偵察鷹”交付海軍航空兵進行效能測試。 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對測試的結果極為滿意,在測試工作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下了訂單。 並且要求哈飛儘快製造出第一批“偵察鷹”,好提供給在前線作戰的各航母特混艦隊使用。 到三月下旬初地時候,哈飛透過調整生產安排,在適當降低了“獵鷹”產量的情況下完成了第一批36架“偵察鷹”的製造工作,並且很快就交付給了海軍航空兵。 這批“偵察鷹”原本計劃提供給第三艦隊的第四特混艦隊使用,可當時第三艦隊正在利蒙灣休整。 而且計劃的下一次戰役時間要到四月底才開始,到時候哈飛將製造出更多的“偵察鷹”,因此,這批偵察機就被優先分配給了第一艦隊。
四月初,36架“偵察鷹”透過五次轉場飛行到達了休達。 在決定這批新式偵察機地分配問題上,談仁皓主動把讓步,讓郝東覺佔了便宜。 主要是第二特混艦隊是第一艦隊的主力航空打擊艦隊,而且郝東覺更懂得怎麼利用航空偵察力量。 另外,第二特混艦隊在“英吉利海戰”中損失了不少的戰鬥機,這也算得上是給第二特混艦隊的一點補償吧。 最後。 這36架“偵察鷹”被分配到了第二特混艦隊的三艘航母上。 替換掉了以前用的偵察型“獵鷹”。
在艦隊離開直布羅陀要塞之前,郝東覺就組織偵察機部隊進行了多次測試。 對“偵察鷹”的效能,郝東覺也是讚不絕口。 當然,在測試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比如,當時艦隊偵察機部隊的導航員並不熟悉雷達的操作方法,結果不得不由巡洋艦上的雷達兵對其進行緊急培訓。 另外,“偵察鷹”仍然是兩人配製,導航員要負擔更多地任務,壓力也自然增加了很多。 這些在部隊實際使用中找到地問題都很快反饋了回去,後來透過延長飛機座艙的方式,增添了第三名飛行員,即專門地雷達操作員,這使“偵察鷹”的速度降低了一點,同時減少了內部油箱的容積,使其續航能力降低了大概兩成左右。
完成了基本的培訓與測試之後,第二特混艦隊的偵察機部隊立即組織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而且透過訓練來具體掌握“偵察鷹”的效能,特別是其裝備的雷達的效能。 在訓練中,飛行員很快就發現,“雷達”的探測距離要比肉眼的目視距離遠得多。 在4000米高度,如果天氣狀況理想的話,雷達可以探測到前方50海里外的大型戰艦,對驅逐艦的探測距離也達到了30海里。 而其側向探測距離也有40海里左右。 就算是在惡劣天氣,能見度不到3海里的情況下,雷達也能夠發現20海里外的戰艦。 這已經遠超過了人眼的目視距離了。 而在同樣的情況下,戰艦上的雷達很難發現50海里外單獨飛行的“偵察鷹”。 也就是說,如果“偵察鷹”在發現敵艦之後及時轉向地話。 那麼敵艦上的雷達就無法發現“偵察鷹”,從而使“偵察鷹”避免遭到敵人戰鬥機的攔截。
也正是在這些訓練中,飛行員發現,“偵察鷹”上的雷達同樣能夠探測到戰機。 只是因為雷達安裝在發動機罩的下方,所以也就只能探測到下面的戰機,而無法發現飛得更高的戰機。 當然,雷達對戰機地探測距離就要近得多了。 在4000米高度上,可以發現20海里外。 10架以上的機群,對單架戰機地發現距離也有10海里。 當時,這一點還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畢竟在良好天氣情況下,對敵機的目視發現距離可以達到12海里,而且戰艦上的雷達功率更大,能夠發現更遠處的敵機。 最重要的是。 當時沒有任何人想到用偵察機去尋找敵機,也沒有多少偵察機會比敵人的戰鬥機飛得更高。
這些訓練只能夠確定“偵察鷹”地具體效能,而這些效能在實戰中到底有多重大的意義,以及應該透過方式來使這些效能轉變為勝利,這些都是需要透過更深入的探索才能夠確定的。 而在正式參加實戰之前,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演習來模擬實戰環境,並且最終摸索總結出新的戰術。
從提高艦隊戰鬥力的角度上講,談仁皓在此時組織演習也就不僅僅只是為了迷惑德國人了。 可以說。 在“偵察鷹”裝備海軍艦載航空兵之後,最需要的就是一次對抗性演習。 四月十三日,在策劃好了演習地步驟,雷少卿派來的演習觀摩團到達之後,演習就開始了。
“不知道郝東覺會用戰術。 ”在談仁皓負責策劃演習的時候,朱榮哲就擔負起了指揮第一特混艦隊的重任。 因為在出任第一特混艦隊參謀長之前。 朱榮哲在郝東覺手下幹了好幾年,對郝東覺的能力非常的清楚,所以此時他也不免有點擔心。 如果說有誰能夠在航空作戰中擊敗談仁皓地第一特混艦隊的話,那恐怕就只有郝東覺一個人了。
“誰知道?這小子對我們太瞭解了,可同樣的,我們對他也很瞭解,是不是?”談仁皓笑得有點勉強。 在上次與第三艦隊的對抗演習中,郝東覺就有不錯的表現,而且也正是他的表現最終保住了第一艦隊的聲譽。 不管是在帝國海軍,還是在其他國家的海軍中。 談仁皓就只怕兩個人。 一個是黃曉天,另外一個就是郝東覺。 而論指揮航空作戰的能力。 恐怕連黃曉天都不得不排在郝東覺之後。 這次演習就主要是測試艦隊的航空偵察與航空打擊能力,這也正好是郝東覺最拿手地!
兩人都有點心虛,艦隊不會直接碰面。 第一特混艦隊地任務就是發現並且攔截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群,如果第二特混艦隊地轟炸機群有一半的轟炸機成功突破了第一特混艦隊防空戰鬥機的攔截的話,那麼演習就以第一特混艦隊失敗而結束。 這個要求是有點苛刻,可這正好能夠檢驗“偵察鷹”的效能,因為演習的關鍵就是看“偵察鷹”能否迅速找到第一特混艦隊,同時,第一特混艦隊能否發現“偵察鷹”,及時的做出規避與防空準備。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到了上午九點多的時候,談仁皓也有點急躁了。 演習是在半夜的時候正式開始的,此時第二特混艦隊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機動,並且派出偵察機尋找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三特混艦隊。 當然,談仁皓不會等著受死,在第二特混艦隊離開後,他就下令艦隊轉向。 一個晚上的時間,足夠第一特混艦隊將距離拉開兩百多海里了。 如果在以往的話,第二特混艦隊就很難無法實現判定第一特混艦隊行蹤的情況下在這麼大一片海域內尋找到第一特混艦隊。 可問題是,談仁皓自己對“偵察鷹”的能力都沒有太多的瞭解,也就無法知道郝東覺會怎麼安排偵察行動,能否迅速的發現第一特混艦隊了。
談仁皓也並不是完全不瞭解“偵察鷹”的效能,在此之前,他就知道“偵察鷹”能夠在天氣理想的情況下用雷達發現數十海里外的戰艦,對艦隊的探測距離甚至還要更遠一點。 而這正是談仁皓所擔心的。 如果“偵察鷹”的探測能力如此強大的話,那麼郝東覺就可以用更少的偵察機完成搜尋,或者是用同樣數量的偵察機搜尋更大範圍的海域。 更麻煩的是,在“偵察鷹”發現了艦隊的時候,艦隊裡的防空戰艦不一定能夠發現偵察機。 也就是說,談仁皓不一定知道艦隊已經暴露,也就無法及時的組織艦隊防空了!而按照演習的規定,如果第一特混艦隊沒有能夠發現敵人的偵察機,就只能安排一箇中隊的防空戰鬥機,而不能讓更多的戰鬥機升空!
整個白天,談仁皓都有點緊張得喘不過氣來,直到天色暗下來之後,他這才鬆了口氣。 至少,第二特混艦隊不會在夜間發動攻擊吧。 第二天,演習繼續進行,緊張的氣氛仍然瀰漫在第一特混艦隊裡。 可與前一天一樣,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並沒有出現。 到了十四日晚上,談仁皓才想到,郝東覺肯定是在故意拖延時間,畢竟演習必須進行三天,這樣才能夠讓第五特混艦隊與登陸艦隊有足夠的時間到達英國。 而也就是在當天晚上,艦隊裡的驅逐艦發現了幾艘靠近的潛艇,如果不是這些潛艇迅速亮出身份,證明自己是盟軍的話,恐怕就被驅逐艦給擊沉了。 得知德國潛艇正在監視他們的行蹤後,談仁皓也高興了起來,至少演習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了。
十五日上午,艦隊再次轉向,可是知道中午,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仍然沒有出現。 就在談仁皓認為還只有最後幾個小時,只要能夠安全度過這最後幾個小時,就能夠挫敗第二特混艦隊的時候,在下午四點半,上百架超低空飛行的轟炸機逼近了第一特混艦隊,等到第一特混艦隊的防空戰艦發現這批轟炸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召喚戰鬥機前去攔截了。 隨後,這批轟炸機呼嘯著從“龍感湖”號上空飛過,而這正是第二特混艦隊派來的轟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