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我且問你,若是不給這遼東三部賜封異姓王,而是照你所說,改成衛所,那該叫什麼名字呢?”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問了起來。

話音落地,全場的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方世玉臉上了,側耳傾聽起來。

方世玉自己不知道,但是在場的人都很清楚。

這是陛下為了感謝他,在遼東戰事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這份功勞,倒也配得上陛下的這份恩寵!

只是在場的人,各個都是大佬級別的存在。

國公都有好幾個,丹書鐵券更是幾乎人手一個了。

剩下沒有的,那不是太子就是皇子或者公主之類的。

但此時陛下連這署名權都交給方世玉了,說不嫉妒,那是自欺欺人。

這可是皇權的象徵啊!

方世玉不知道自然一臉的淡然,沒覺得有什麼特殊,但其餘人卻依舊很震驚,這個才剛剛十來歲的少年,在陛下心裡的份量簡直就是與日俱增!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少年的未來,勢必會耀眼至極,甚至超越在場任何一個人,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輔政大臣?

簡直就是太小看了這少年,以他的年紀,就是輔政三朝皇帝,也完全是沒問題的。

何況這少年一手醫術,那更是神鬼莫測。

這署名權一旦送給他了,那就是一個青史留名的絕好機會啊!

真說起來,像李善長也罷,徐達也好,哪怕就是劉伯溫,但凡新朝建立,這種級別的大佬,都不會少!

因此也算不上多稀有。

後世史書上,頂多也就是添上一筆,開國功臣罷了。

實在是乏善可陳。

但歷朝歷代,華夏一千多年以來,能以臣子的身份,給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族群命名的人,只有一個!

那就是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

翻開這個人的履歷,那人生簡直就跟開了掛似的!

劉秀見了,都要自愧不如!

霍去病十八歲為剽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

十九歲時升任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

元狩四年,霍去病與衛青率軍深入漠北,於漠北之戰中消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餘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此戰使“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一戰封神!

戰後加拜大司馬驃騎將軍,與衛青同掌軍政。元狩六年,霍去病病逝,年僅二十四歲。武帝賜諡號“景桓”,陪葬茂陵,並仿照祁連山的形狀為其修築墳墓。

在霍去病的率領之下,漢朝鐵騎從居延開始南下,大敗小月氏,再敗匈奴五王,讓匈奴徹底敗退玉門關外。

漢武大帝大喜之下,賜御酒一罈!

霍去病當場把御酒倒進泉水,與眾將領一起痛飲。

以至於漢武帝在對河西四郡命名的時候,直接把這個地方叫做了酒泉,一直延用到了二十一世紀!

雖然酒泉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霍去病,但實際上取名字的還是漢武帝。

可現在,陛下直接把這個權力交給了方世玉!

而且不只是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