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積年渡劫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道士穿入山壁,張祿毫不猶豫地便緊隨其後,轉瞬間也消失了影蹤。黎彥超等三人多少有點兒心驚,但也只好大著膽子跟上——當然得舉起雙手來在前探路,以防磕撞。
可是才入山壁,眼前卻陡然一亮,再定睛瞧時,真正豁然開朗——也不知道這山壁本來就是一道幻影啊,還是他們又穿越了,不過是在本世界內的穿越,就好象張祿穿去了海外小島一般。
只見此處不但有重重青山,還有綠水環繞,而且比起山壁之外來,更多一份生氣,林間有禽鳥啼鳴、走獸奔躥,天上則鴻雁飛過、仙鶴起舞。高天澄澈湛亮,五色祥雲分合舒捲,不見紅日,卻有七星在天,連綴成一條直線。倘若說山壁外有若人間仙境,則山壁內就真正是傳說中的仙人居所啦。
老道士翩然在前,張祿等四人跟隨其後,踏著青翠的嫩草,仿若行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般。行不多遠,拐過一個彎,就見一道瀑布從山巔直垂下來,飛珠迸玉間,清涼的溼氣蒸騰,呼吸時更覺沁人心脾。風赫然忍不住低聲道:“天垣若有此景,我功也不練了,仙也不修了,於此終老,再無遺憾。”
唐麗語笑道:“美景終在身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也不可能亙古終久——我倒覺得,在這般仙境裡再出幾個強人,讓我對戰個通透,才是人間至好所在啊。”
風赫然瞥她一眼:“一心求戰啊……你這種心態,大概很難嫁得出去吧……”
唐麗語還沒來得及反唇相譏,就見前面那老道士來到瀑布之側,背倚山壁,面朝澗水,躬身坐下,然後一抖拂塵,招呼道:“來,來。”
張祿先朝他一揖,然後坐在對面,嘴裡問道:“在下張祿,未知道長如何稱呼?”
老道士捻鬚而笑:“貧道未曾報名麼?果然老了,死期將至,乃有此失。”隨即正襟斂容道:“貧道俗家姓文,道號遺山,你們喚我一聲遺山老便是了。”
黎彥超等三人也各報名,然後就陸續在張祿旁邊坐下。張祿盯著文遺山的雙瞳,開門見山地問道:“道長如何知道我等是……如何猜測我等來歷?”
文遺山輕嘆一聲:“因為四百多年前,貧道也與諸君無異。”言下之意,老道年輕時候也當過穿越者來著。
“此事說來話長,還須先從此世說起,”文遺山輕搖拂塵,先問張祿,“諸君來此,見我清玄世界,有何感想?”
風赫然搶著說:“靜雅璀璨,仿如神仙世界一般。”
文遺山點一點頭:“確乎如此,貧道少年時也曾穿越諸界,再不見如我清玄這般景緻者。然而諸君可知,上溯一千三百年前,清玄世界並非今日模樣——這青山綠水、流泉飛瀑,乃至於垂天之霓,眩目五彩,這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人造的。”
黎彥超驚問道:“此世竟有這般強者,能夠改造天然之景麼?”
文遺山笑道:“一人不能,多人便不同也……”
他就此開始長篇大論,張祿他們為了儘快瞭解這清玄世界的背景,以利於順利展開任務,所以也都耐著性子傾聽。文遺山說了,此世數萬年前便有修仙的傳承,不過那時候整個世界的環境並沒有那麼特殊,跟他曾經穿越過的幾個世界大同小異,就連天地間的元氣也沒有如今充裕。
當然也有些景緻較好的地方,多為名山大川,為修仙宗派所盤踞,這些宗派大大小小、分分合合、起起落落,也不必細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修仙宗派之間的戰爭,都指對方為妖妄,自身才是修行正道,動不動殺得山崩石裂、河水倒流,把個清玄世界用各類法術砸得坑坑窪窪,就跟狗啃過似的。
這還只是大規模戰爭,至於日常的小規模械鬥,各種摩擦,那更是無日止歇。
不過修仙之道在這種種爭鬥當中,不但繼承了下來,並且還日益發揚光大,三不五時地便有修煉到頂點,白日飛昇,晉天為仙的。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一千七八百年前,當時的清玄修真界,同時有三大宗派鼎立並峙,那就是上清派、洞玄派,以及雲笈派。
其中雲笈派勢力最強,門人弟子竟達十萬之眾,僅僅化神就有兩位數。
文遺山也解釋了,清玄世界的修行等級,各派都有不同說法,但最常見的,乃是由練氣而至築基,再透過金丹、元嬰,最終達到化神的境界。其實化神上面還有渡劫,但到了渡劫期,說不定哪天就有五雷轟頂,劫數降下,扛過了當即飛昇,扛不過身死魂滅——很少有人在這一階段呆得超過三個月的。
張祿心說這倒跟很多修真的等級設定差不多啊,忍不住就問:“請教道長是何境界?”
文遺山自嘲地一笑:“貧道渡劫,且渡劫久矣,迄今已五十餘載了吧……”覺得奇怪嗎?不要急,且聽我慢慢說下去。
雲笈派力壓包括上清、洞玄在內的其它宗門,但卻無力真正一統清玄修真界,為什麼呢?因為小派還則罷了,大派幾乎每代都有人達到化神的境界,而且五個化神裡必能生一個渡劫,五個渡劫裡必能有一個破境飛昇,真要是把他們逼急了,光上清、洞玄兩派聯手,就能勉強抵擋住雲笈派的進攻,防止被其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