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朝會,宮中中燈火通明。

到了大興殿之後,李元嘉根本就沒有機會去和同僚們寒暄一下,便按照引導匆匆的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今天和往日不同,在大興殿中的站位另有講究,可是萬萬錯不得!

如果沒有官職在身,李元嘉本應該和其他宗室成員一起,站在大殿的最後一排,但是因為有了一個雍州牧的虛銜,他的位子就變成了最前面,而且還是面對皇帝的右邊。

在大唐,這可是殿中最尊貴的地方!

三品以上的文官在正中居右的位置,在他們的後面和右邊除了日常上朝的官員之外,還有剛剛被封為襃聖侯的孫子子孫孔德倫、來自東方和南方的各州朝集使,以及東方、南方各國使節;而左邊的話靠中間的部分是北周的後人介公、酅公——一年到頭他們可能就是今天才有機會踏入大興殿。然後左邊和後邊是各個級別的武官、來自西方和北方的各州朝集使、各國使節等等。

在兩邊的最後,則是大唐宗室成員壓陣!

李元嘉剛剛站定沒多大一會兒,就聽一陣如同唱戲一般的叫聲,在無數文武官員以及外國使節的注視下,皇帝一身的盛裝,乘御輿被人從西門抬著進來,直到大興殿中面南而坐。而符寶郎則是緊隨其後,趕緊把玉璽等代表皇帝身份的東西放在御座前面。

也不知道誰一聲大喝,只聽嘩啦啦的一陣響,大家開始跪地上磕頭……

當然了,按照官方的解釋這可不叫磕頭,應該叫稽首才對。不過在李元嘉的眼中,反正大家都是下跪,頭磕在地上時間長一點、短一點有個毛區別?

而且這元日朝會,磕起來還沒完沒了。

好不容易跟著前面的大佬們把禮行完,還不等李元嘉稍稍喘口氣,就見當朝司空,齊國公長孫無忌上前走到左邊的角落裡,跪下來大聲的吼道:“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皇帝陛下與天同休。”

“嘩啦啦啦……”

“我靠!還來?!”

眼見大家有事嘩啦啦的趴下來磕頭,李元嘉頓時翻一個白眼,一邊心中暗罵一邊也跟著趴了下來。

再下來,新任侍中……也就是宰相之一的楊師道走到了李世民的左前方,大聲喝道:“有制!”

“媽蛋!”

聽到這句話,不用等著瞧其他大佬們如何做,李元嘉就很自覺的開始往地上趴——基本上,有制的意思就是“皇帝詔曰”或者“皇帝制曰”,反正肯定是要趴下來稽首滴!

“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

聽完了今天的司儀楊師道的話,他總算是明白了:剛才百官之首長孫無忌是向皇帝送上賀詞,大概就是代表大家向李世民說聲新年快,恭喜發財,與天同休;然後楊師道站在皇帝前面的那句話,意思就是同喜同喜,大家一起發財……

總之一句話,操蛋的很!

不過煩躁的心情,很快就因為下一個環節減輕了許多。

接下來就是李元嘉最感興趣的環節,也就是各州和各藩屬國送禮的時候了。

雖然這年頭大唐還比較窮,送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珍寶、土特產或者祥瑞啥的,但是畢竟是元日朝會,畢竟是整個大唐的寶物集中在一天的展示,所以李元嘉自然是要給與十二分的關注!

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