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譁……”

大雨傾盆,而且一下就是一個時辰了,但是李元嘉的心情卻很好。

因為事實證明了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大唐的工匠們就能造出合格的下水道,抵禦一場大暴雨加上幾十大缸水的衝擊。直到現在,他從窗戶向外看過去的話,院子裡的地面上依然沒有什麼存水,全都透過周圍幾個下水口流走了。

所以現在大可以說,那幫人乾的相當不賴。

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從技術上來講吓水道是能用的。接下來只要再琢磨一下如何防止下水道堵塞,比如說在下水口設定一些防護欄,出臺一些禁止向下水道傾倒雜物的法令,李元嘉相信這套粗陋但是實用的下水道系統,完全就可以在潞州城中開建了。

“唯一需要的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

負手看著窗外飛瀉而下的雨簾,李元嘉開始琢磨起了自己那三千貫的投入——既然打算做了,他就準備做到最後,用石塊來建造潞州城的下水道。

但是這樣一來,造價肯定一下子就上去了。

就算三千貫在貞觀八年絕對算得上一筆不小的數字,而且潞州城的面積也不大,但是夠不夠建成一個最簡單,但是質量足夠過硬的下水道系統,李元嘉的底氣還真是不太足。

所以琢磨了好半天之後,李元嘉扭頭看向了一直守候在旁邊的韓山,笑眯眯的問道:“老韓,咱們的十三香最近賣的怎麼樣?”

五貫錢一兩的十三香,想想都覺得刺激!

臉皮子哆嗦了兩下之後,韓山恭敬的回答道:“回大王,第一批送到長安的三十斤十三香已經全部賣掉了,所獲錢財總計兩千餘貫,也已經全部送到了郢國公的府上……第二批一百餘斤也已經送到長安,但是具體賣掉了多少還沒有訊息傳回。”

臉上儘可能的不動聲色,但是韓山這心裡面可是無奈的緊。

瞧瞧,瞧瞧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堂堂的大唐俆王,潞州刺史,竟然真的做起了這商賈之事,派人拿著十三香去長安售賣,這要是讓皇帝或者其他大臣們知道了……可怎生了得?

“唔……”

李元嘉當然不知道韓山在想些什麼,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太在意,畢竟嚴格來說他這個也不能算是做生意,只是拿些十三香送給京城的老爹老孃舅舅,還有當皇帝的二哥和當宰相的老丈人,結果“偶然間”被其他貴人們所知,只好賣給他們而已。

十三香製作不易,價值高昂,總不能讓俆王白送人吧?

所以已經做好了準備的李元嘉,根本就不怕皇帝或者其他大臣們質疑,畢竟他也沒打算把這生意長久的做下去。

只是聽了韓山的回答後,李元嘉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好一會兒才緩緩的點了點頭。

沒辦法,心裡有點不舒坦。

每次聽到兩千餘貫,一百餘斤的話,李元嘉其實都很想張口狠罵老韓一頓。畢竟兩千零一貫是兩千餘貫,兩千九百九十九貫也是兩千餘貫,他麼的到底是多少送到舅舅那裡去了?還有後面第二批十三香的數量,到底是一百零一斤還是一百九十九斤?按照五貫一兩的價錢計算,那可差著幾千貫呢!

如果不是知道有詳細的記錄回頭可以看,李元嘉聽了這些話絕對是要發飆的。